- 李志鹏;程建军;汪仲琦;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超长地下室采用沉降后浇带、施工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等措施,解决了超长混凝土地下室结构不设永久性变形缝的设计理念和可行的施工方法。
2007年04期 No.287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伍贤霞;张庆丰;郭贵忠;程宝国;
空冷岛圆环柱为等截面混凝土空心圆柱结构,外壁要求清水混凝土效果。施工过程中,从模板设计及加工、测量技术、混凝土施工及修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了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2007年04期 No.28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静;张俊;纪扬;
高层建筑转换层主要有梁式、桁架式、板式及箱式转换层。介绍了转换层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支撑系统、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并指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7年04期 No.287 36-3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孙慧;李耀;
介绍了一电站厂房的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包括施工准备措施,浇筑方法,保温措施和养护方法,并介绍了施工效果。
2007年04期 No.28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跃先;陈晓光;
针对水闸一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问题,结合在建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技术,优化设计混凝土施工的温控方案,并对现场施工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和实时动态控制,以达到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目的。
2007年04期 No.28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华建民;张希黔;周敬;
地下室混凝土墙体在施工期间经常由于多种原因而开裂,温度作用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温度对地下室混凝土墙体开裂的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水化热导致的内外过大温差;后期均匀降温;墙体较长时间高温导致的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早期发展;厚基础底板保温养护带来的影响等。尤其应注意,墙体自身以及基础底板较长时间的较高温度对墙体施工期间裂缝防治的不利影响。
2007年04期 No.287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锡玲;谢友均;张胜;
超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出现是混凝土技术的一大进步,但由于理论研究的缺乏使其未能广泛地应用。本文主要从湿热养护温程(预热期、升温期、恒温期和降温期)以及湿热养护方式(热水养护和蒸汽养护)两方面研究养护制度对RPC强度的影响,寻找到一种较佳的常压下湿热养护制度,为RPC的生产与应用推广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2007年04期 No.28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陈剑雄;祝战奎;陈鹏;李文婷;
研究了掺入超磨细锂渣、石灰石粉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证实,锂渣掺至15%时,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提高其强度,配制出坍落度272mm,坍落流动度731mm,工作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在低水胶比下,混凝土3d抗压强度为59.5MPa,28d为79.0MPa,90d达98.5MPa。锂渣与石灰石粉复掺时,能置换45%的水泥,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仅330kg,且混凝土能达到自密实高强的水平。
2007年04期 No.287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邹传学;曲维忠;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这种新型墙体材料,对抹灰砂浆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从砂浆的和易性、强度、抗裂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应用于工程实践,有效解决了墙体起鼓开裂质量通病。
2007年04期 No.287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伋雨林;过凯;夏蕊芳;
通过研究地下室混凝土外侧墙1~14d温度、应力变化,讨论此类结构内约束与外约束关系,考虑温度历程对限制膨胀率的影响,提出了补偿收缩混凝土墙应力仿真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工程设计,能取得较好效果。
2007年04期 No.28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莹;杨建斌;李昌云;王国强;沈燕;2007年04期 No.287 6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