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32862

新年寄语_卷首语

  • 着力创新 坚持可持续发展——2011年新年寄语暨本刊改刊首发祝辞

    许溶烈;

    <正>辞旧迎新,回顾2010年是中国在应对和顶住全球金融危机中取得复苏,并且继续得以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展望未来,中国将更加充满自信和积聚力量,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继续从容应对,昂首阔步地奋勇前进。并且此时适值中国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刻和即将启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扎实、宏伟,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具关键意义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开步之际。对此,全国人民有理由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但同时感到面对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形势仍然相当复杂,中国人民的征程确实是任重道远。

    2011年01期 v.40;No.332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合述评

  • 几项主要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杨嗣信;吴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颁布了第四批"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依据。针对新技术创新内容中的主要新技术,如钢结构、混凝土、钢筋及预应力、模板与脚手架、外墙保温及防水技术等,分析其应用现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1年01期 v.40;No.332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依靠科技创新 不断提高绿色施工水平

    叶可明;

    低碳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而中国国情要求经济发展必须走节能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简单介绍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内涵。根据当前施工特点,介绍了要想实现绿色施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持续教育,提升理念,自觉绿色施工;标准化,制度化,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综合集成优化,不断创新绿色施工技术;规范建筑市场,掌控合理造价,保证绿色施工等4方面入手。

    2011年01期 v.40;No.332 8-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强化售后服务,打造服务品牌

    吴之乃;

    当今世界,售后服务质量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竞争的焦点。提出服务品牌的内涵,服务品牌由服务质量、服务模式、服务技术、服务价格、服务文化、服务信誉构成。通过对建筑业企业售后服务现状的分析,阐明企业创建服务品牌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服务品牌战略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打造服务品牌的基本策略。

    2011年01期 v.40;No.332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新技术在创优工程中的应用

    汪道金;

    <正>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不但是质量好的工程,同时也是科技含量高的工程。在创优过程中,施工企业不但提高了综合管理和质量管理能力,而且科研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升华,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简要介绍2010年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复查中的新技术应用实例。

    2011年01期 v.40;No.332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工业化生产与信息化施工

    焦安亮;严晓新;黄延铮;闫亚召;

    在当今工业信息化进程中,建筑业的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是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的概念和优势,论证了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的可行性,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尚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施工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该努力的方向。

    2011年01期 v.40;No.332 16-1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施工关键问题

    范重;李丽;刘先明;

    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不单体现在结构设计本身的安全度与材料用量,而且应结合建造的难度、技术措施费用、能源消耗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只有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施工建造技术及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才能最终实现安全、经济的设计目标,体现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完美结合。结合结构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与施工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结构材料的选择与代换、施工荷载与控制应力比、施工过程模拟分析、超长结构合拢温度的控制、卸载与安全监测、施工误差与结构验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2011年01期 v.40;No.332 19-2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结构设计与建造方面的一些思考

    丁洁民;吴宏磊;

    主题馆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核心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最大跨度展厅之一。针对屋盖跨度大、整体结构超长且平面不规则等问题,对屋盖结构体系选型和下部框架支撑体系选型进行了详细比选,最终,屋盖采用由新型索撑张弦桁架与立体桁架组成的长度为270m的4跨连续梁结构,下部钢框架采用了钢-黏滞阻尼支撑形成的混合支撑框架体系。在结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包括126m跨度张弦桁架的施工张拉过程以及关键节点设计,屋盖支座施工过程释放,以及大跨度预应力楼面的施工张拉问题。

    2011年01期 v.40;No.332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结构在机场航站楼工程中的应用

    束伟农;朱忠义;

    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工程具有成型复杂、结构超长、结构选型复杂、支座和节点复杂等特点。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航站楼的屋顶成型、屋盖支撑体系、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温度内力和特殊节点设计。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钢彩带结构中的彩带计算长度系数、非线性稳定和内力传递进行了分析。

    2011年01期 v.40;No.332 36-4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的部分设计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张同波;

    在对建筑工程中与施工相关的部分设计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工程实践,分析了地基处理与基坑工程、地下结构、超长结构、钢结构、装饰、安装等分项工程中,不同设计方案对工期、造价、质量的影响,提出施工企业深化设计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得出设计与施工相结合及技术领先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性措施。

    2011年01期 v.40;No.332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力学及控制新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郭彦林;田广宇;周绪红;陈国栋;

    随着我国钢材产量持续位居世界首位,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领域,涌现出大量复杂钢结构工程。它们对施工力学分析和控制技术提出了多方面挑战,尤其表现在三维动态变形预调技术的发展,整体提升、落架、起扳、滑移、张拉技术的信息化应用,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结构设计理念的实现以及对施工误差、施工环境温度、焊缝收缩、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影响成型结构性能的因素的控制研究上。这些技术难点,必须通过能够在时间域和空间域进行协同时变分析的一体化系统来解决。结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复杂钢结构工程,阐述了一体化协同时变分析系统在解决上述施工力学和控制问题时的原理、方法以及其中的新算法、新技术,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2011年01期 v.40;No.332 47-5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奥运工程钢结构技术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侯兆欣;

    对2008年北京奥运工程钢结构技术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综述。介绍了奥运钢结构工程的特点及科技创新实施途径。从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和检测、监测等方面介绍奥运科技创新成果和新技术。从高性能建筑钢材新技术、钢结构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钢结构工程技术推广及标准化工作等方面介绍奥运工程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奥运工程钢结构技术科技创新的总结和推广,对弘扬奥运工程建设创新精神、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有积极意义。

    2011年01期 v.40;No.332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模板、脚手架行业的技术进步

    糜嘉平;

    介绍了我国模板和脚手架行业的发展情况。从组合钢模板、竹胶合板模板、木胶合板模板、钢框胶合板模板、桥隧模板、塑料模板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模板行业的技术进步现状。介绍了我国脚手架行业的技术进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行业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积极开发新型模板技术;做好水平模板施工的技术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脚手架;提倡建立有技术特色的专业模板公司。

    2011年01期 v.40;No.332 60-6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文摘

  •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贯通

    <正>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于2010年12月22日合龙贯通。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包括3座可以通航的航道桥和两座互通立交,以及路上引桥、黄岛侧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等,全长41.58km,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车速80km/h,桥梁宽35m,

    2011年01期 v.40;No.332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重大工程

  •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施工过程中外框筒X节点应力分析

    杨德龙;向小英;顾国荣;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外框筒为巨型斜交网格体系,该结构体系中空间相贯X节点的实际力学响应特征对整个体系的承载能力尤为重要。为保证施工安全,从数值模拟及现场施工监测两方面对西塔结构施工过程中的X节点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所采用的新型X节点在施工时处于弹性阶段,X节点构造合理,应力空间较大。

    2011年01期 v.40;No.33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432m高空重型塔式起重机拆除技术

    杨德龙;向小英;

    重型塔式起重机屋面拆除是目前国内超高层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结合珠江新城西塔M900D重型塔式起重机的拆除方法及拆除过程,提出了相关重型塔式起重机高空拆除的施工思路及要点。介绍了施工工艺,并对拆除塔式起重机基础进行了力学分析。在拆除过程中,拆除设备的布置应相对集中,拆除设备基础与结构的连接应尽量位于结构的强点,基础构件应选用箱形截面。

    2011年01期 v.40;No.33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安装

  • 潮汕机场航站楼钢屋盖整体提升技术

    曾令权;郭正兴;罗斌;赵雨;胡明坡;

    潮汕机场焊接球节点钢网架屋盖采用地面拼装,分单元液压整体提升和高空补装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提升设备简单、地面拼装高效、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从提升过程分析、提升预埋件设计、提升吊点设计、提升过程结构承载力验算、同步提升控制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潮汕机场整体提升方案和提升设计,可有效安全地指导该机场钢屋盖施工成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跨度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需考虑的问题。

    2011年01期 v.40;No.33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跨山谷架空管道机械牵引施工技术

    张静;辜碧军;

    基于赤天化纸业污水处理厂工程特点,机械吊装设备难以进入施工现场。在跨山谷架空管道施工过程中,采用逐榀依次推进卷扬机扳立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管道立柱的安装问题。通过设置固定焊接操作平台和卷扬机高空桥式水平牵引延伸相结合的技术,避免了焊工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管道焊接质量,节约了施工成本。

    2011年01期 v.40;No.33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地基与基础

  • 城市桥梁桩基穿越溶洞预注浆施工技术

    张琨;刘建民;邬欢;吴木平;

    以白沙洲大道改造项目为例,介绍了防范桩基穿越溶洞时漏浆、塌孔乃至地面塌陷的预注浆处理技术。详细介绍了预注浆的施工方法、异常情况处理、注浆终止标准和效果检查。该技术的采用保证了桩基顺利成孔。

    2011年01期 v.40;No.33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厦门西站大尺寸矩形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梅洪亮;

    以厦门西站刚架结构铁路桥桩板墙的人工挖孔桩为例,介绍了大直径规则尺寸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要点。在孔壁支护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分别采用了现浇式配筋混凝土护壁施工工艺和预制管沉井开挖施工工艺。同时,详细介绍了孔内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和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2011年01期 v.40;No.33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地铁3号线和平路站超大基坑中间桩柱施工技术

    孟庆军;

    中间桩柱施工技术是地下结构逆作法的关键,尤其是在超大深基坑盖挖逆作施工中,中间桩柱施工对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和平路站工程实例,介绍了盖挖逆作法中间桩柱的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通过方案比选,采用先插钢构柱的方法进行施工,详细阐述了钢构柱的加工与定位安装、成孔精度与泥浆控制及混凝土浇筑。工程实践证明,该施工方法定位简便、施工时间短、工程造价较低。

    2011年01期 v.40;No.332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州海心沙地铁站坑中坑支护技术

    周志强;钟显奇;宋金良;李思璐;王维成;

    结合海心沙地铁站建设工程实例,介绍了大型坑中坑围护结构及支撑设计。详细介绍了坑中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要点。基坑实施信息化施工,通过对基坑围护结构的深层位移及内力进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基坑的变形趋势,保证了基坑施工安全,并结合桩体位移和轴力变化,对开挖过程中内坑与外坑的相互影响及该支护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2011年01期 v.40;No.33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新亚大厦深基坑半逆作法施工技术

    胡兴;

    深圳新亚大厦地下室基坑属于大型深基坑,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工程采用中心区域顺作,周边环板逆作的施工方法。地下室围护结构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利用裙楼周边地下1层楼面梁板作为深基坑围护体系的水平内顶撑,实现内支撑梁与楼面结构梁的结合。详细介绍了半逆作法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和关键节点处理方法,并对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可控,降低了工程造价。

    2011年01期 v.40;No.332 90-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重型异形箱体结构沉井法施工

    李建雄;张文学;刘曙光;吴旭东;

    内蒙古丰镇火电厂三期扩建工程1号机组补给水泵站周边建筑物分布密集、地基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水泵站地下局部为重型异形箱体结构,工程中采用沉井法进行施工。详细介绍了施工方案的设计计算和施工工艺,并提出了沉箱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地下大型重型箱体结构在土质较软、施工条件复杂的情况下,采用沉井法施工工艺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工程整体效果良好。

    2011年01期 v.40;No.33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厚层滑坡多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优化设计

    楚小刚;王引生;

    提出在原锚索桩桩身设置多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新结构形式,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寻求最佳锚点位置和锚索承担滑坡推力最佳拉力取值范围的优化方法;通过工程造价比较,得出当锚索拉力系数m值在22%~42%时,锚索抗滑桩总造价较低且趋于稳定,锚索与抗滑桩受力达到最佳协调状态。在同等滑坡推力作用下,多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相比其他抗滑桩形式明显降低工程造价。

    2011年01期 v.40;No.332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三区13号楼3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