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34403

重大工程

  • 长沙南站聚碳酸酯双曲采光屋面施工技术

    王世明;

    长沙南站采光屋面为双曲面形式。为保证建筑效果、工程质量及室内观感,结合采光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屋顶结构形式,确定选用聚碳酸酯采光板。通过屋面骨架的设置和采光板安装单元的划分,并进行优化,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实践证明,采光板屋面满足工程效果、采光及防水要求,效果良好。

    2011年20期 v.40;No.35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长沙南站高大空间弧形吊顶单元式安装技术

    尹振宇;

    长沙南站进站大厅和高架层候车大厅吊顶面积大、高度高、工期紧张、施工难度大。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高大空间吊顶单元式安装技术方案,整个施工过程不需搭设脚手架,提升设备轻便,可多点大面积施作,效率高,同时不影响地面工程施工。结果证明,该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

    2011年20期 v.40;No.351 4-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长沙南站钢结构安装栈道施工技术

    马福宪;王世明;杨石杰;

    为减少对出站层、站台层,特别是桥梁范围内工程施工组织的影响,结合现场情况及方案比选,长沙南站采用钢结构安装栈道施工技术。通过对大型履带式起重机行走通道的加固与监测,起重机通道满足受力要求,为钢结构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作业条件,缩短了工期。

    2011年20期 v.40;No.35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太原南站大跨度放射伞状空间桁架分块安装技术

    袁振兴;

    太原南站站房屋盖工程共由48个独立伞状钢结构单元体构成,每个钢结构单元体由1个钢柱、4榀主桁架和若干次桁架构成。采用大跨度放射伞状空间桁架的分块安装技术,将单元体拆分为若干个分块,各个分块在地面拼装完成,吊装时按钢柱、柱顶分块、主桁架分块、次桁架分块、嵌补杆件的顺序进行。吊次和高空操作大大减少,提高了安装效率和质量。

    2011年20期 v.40;No.351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太原南站站房双层仿青砖窗花式组合幕墙施工技术

    韩君;

    新建太原南站站房工程东、西站房外墙装饰为双层仿青砖窗花式组合幕墙。介绍了双层仿青砖窗花式组合幕墙的优点、安装工艺、施工操作要点,着重介绍了测量、加工与安装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性能检测,工程外观及质量均满足设计要求。双层仿青砖窗花式组合幕墙在增强视觉效果的同时,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降噪效果,尤其适用于寒冷地区大型建筑外立面围护结构。

    2011年20期 v.40;No.35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1100t·m超大轨距行走塔式起重机在高架候车层施工中的应用

    高玉兰;王益民;迂长伟;

    新建天津西站站房屋盖结构复杂,全部位于高架候车层结构以上,跨度大,高度高,拼装构件均超大、超重。受施工条件的限制,屋盖构件只能在高架层结构上进行拼装或吊装。通过设备选型和荷载计算,首创采用4台1 100t·m超大轨距行走塔式起重机同步作业,解决了大构件在结构高架层楼板的拼装难题,确保了工程安全和进度。

    2011年20期 v.40;No.35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空间弯扭箱形构件大跨度单层筒壳安装技术

    高玉兰;王益民;董巍;

    天津西站中央站房屋盖结构首次为空间弯扭箱形截面构件交叉形成的大跨度联方网格筒壳结构,结构跨度大,质量大,施工控制难度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用重型吊装设备分区分段吊装施工方案。通过选用圆管组成三角形支撑塔架,有效缩短工期。采用主动控制提升技术,完成高空合龙口高精度合龙,并引入施工力学监测系统,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

    2011年20期 v.40;No.351 20-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成都东客站西站房钢结构逆作换撑施工技术

    吕铭;

    成都东客站西站房屋盖设计为管桁架结构,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屋盖钢结构吊装难度大、工期紧、土建结构复杂、施工条件不利等难点。针对施工特点与难点,详细介绍了大跨度钢结构逆作与换撑施工技术,并对结构施工的可行性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合理可行,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并可大大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2011年20期 v.40;No.351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隧道工程

  • 赵家庄1号隧道沟谷地段明洞暗作施工控制

    林玉栋;杨益波;

    以太中银铁路工程赵家庄1号隧道沟谷地段明洞施工为例,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原设计明洞施工变更为明洞暗作施工,开挖后先用型钢进行初期支护,支护完成后立即进行拱顶回填和防排水施工,二次衬砌适当延后。实践证明,该方案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缩短了工程工期,并降低工程造价。

    2011年20期 v.40;No.35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孤独庙隧道特殊地质条件下洞口端施工技术

    黄启贵;王国喜;马勤;

    针对西(安)合(肥)高速公路孤独庙隧道工程,在进口段岩层松散破碎和出口段基础悬空、严重偏压等不良地质情况和复杂环境条件下,采用大管棚、小导管注浆联合超前支护加固、反压侧墙平衡措施,以及通过开挖方法和支护类型的合理选用与实施确定开挖支护方案,确保了工程质量与安全,创造了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1年20期 v.40;No.351 31-3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抢风岭隧道斜井设置与施工控制

    黄启贵;富志强;冯冠宙;周委;

    以荣(成)乌(海)高速公路抢风岭隧道为例,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隧道开通施工斜井的必要性、斜井施工的特点与难点。从选址、方案比选、参数设计、经济合理性、防排水防护、下穿省道、交叉口施工及协调工作面等方面,对斜井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论述。结果表明,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工期进一步缩短。

    2011年20期 v.40;No.351 34-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梁山隧道进口破碎围岩段开挖施工技术

    赵慧君;陈阳;

    大梁山特长隧道进口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通过工程分析和方案设计,破碎围岩段隧道进口施工时,预留核心土对在开挖过程中隧道的围岩变形和支护受力有很大影响,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通过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及监测,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2011年20期 v.40;No.35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杂地层中泥水盾构掘进技术

    刘广仁;张磊;张焕杰;常喜平;胡庆立;沈技;

    结合西气东输二线长江盾构越江段工程,经过对复杂地质岩性及实际情况研究,系统分析了越江隧道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适应性,这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盾构隧道的施工成本、进度及安全风险。通过对开挖面稳定性控制、掘进参数调整及信息共享的研究,成功解决了在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掘进及盾构姿态难控制的难题。

    2011年20期 v.40;No.351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隧道施工中浅层沼气的危害与防治

    唐益群;蒋玉坤;

    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浅层沼气作为一种工程地质灾害,影响着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首先介绍了沼气的成因、赋存特点。然后阐述了隧道施工中浅层沼气的危害形式及其内在机理。最后结合浅层沼气地层自身工程特点,引入煤矿瓦斯防治相关技术,提出了工程勘探和超前探排气,沉降监控及注浆,隧道通风,喷出沼气引排等4种沼气危害的防治办法。

    2011年20期 v.40;No.351 44-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通省特长隧道软岩大变形机理及处治措施

    沈峰;成词峰;刘桂兵;

    在现场调研及隧道监控量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十堰至房县高速公路通省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大变形问题,通过分析该隧道大变形破坏的特点,从围岩岩性条件、工程结构受力和施工因素等方面对该隧道的大变形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省隧道发生大变形的主导因素是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和软弱围岩,而施工开挖卸荷是产生大变形的诱因。结合研究成果提出针对大变形段的治理措施,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该治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2011年20期 v.40;No.351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唐家山隧道围岩变形规律探讨

    周泽林;陈寿根;段运启;

    唐家山隧道位于构造地震断裂带,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岩性及构造产状变化大,受"5.12"汶川地震的影响,含水破碎软岩变形比较突出,对施工中围岩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现场通过监控量测结合数值分析,探讨了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岩层下围岩非线性变形特性,确定了隧道二次衬砌支护合理距离和时机,总结了唐家山软弱围岩变形特点。

    2011年20期 v.40;No.35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桃园二号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程浩;周建春;

    桃园二号隧道位于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中段从化境内,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为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采用新奥法施工。详细介绍关键工序及工艺控制,并采用TGP206及LTD2100技术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有效提高了速度分析精度和构造定位精度,采用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监控量测等手段,对施工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反馈,在确保施工安全、优化设计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2011年20期 v.40;No.351 53-5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铁隧道侧穿临近高层建筑施工工序优化研究

    徐颖;陈建平;左昌群;张磊;

    以武汉地铁2号线洪山广场—中南路区间,双洞隧道近距离穿越高层建筑物群为例,采用Plaxis 3D有限元计算软件,模拟地铁双洞隧道矿山法开挖过程。分析隧道穿越建筑物前、侧穿过程以及离开后3个阶段建筑物的沉降、土层应力变化规律。并将不同施工方案引起的邻近高层建筑物结构沉降、应力重分布、塑性区分布以及倾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受隧道与建筑物的交互影响作用,先施工远离建筑物的隧洞施工的方案对邻近建筑影响最小,以此对隧道穿越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2011年20期 v.40;No.351 57-5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文摘

  •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合龙

    <正>日前,武汉市第七座跨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全线合龙。今年底,该桥将建成通车。二七大桥为武汉市二环线过江通道,2008年10月正式开工。该桥起于汉口发展大道,止于武昌和平大道,全长6 507m,其中主桥为三塔斜拉桥,全长

    2011年20期 v.40;No.351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首座高寒地区公路隧道左幅贯通

    <正>10月6日,我国首座高纬度、高寒冷地区公路隧道——内蒙古博牙高速公路林场隧道左幅顺利贯通。该隧道位于内蒙古牙克石市免渡河镇扎敦林场,全长2 515m,隧道宽11.5m,高7.3m,为双洞单向双车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单向双车道设计,是博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

    2011年20期 v.40;No.351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合龙

    <正>世界首创特大跨径"三塔两跨"悬索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成功合龙。泰州长江大桥全长约62km,主桥为特大跨径三塔两跨悬索桥,其跨径属世界第一,"三塔两跨二

    2011年20期 v.40;No.351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下工程

  • 袖阀管注浆封闭截水施工技术

    霍小妹;

    针对太原市某住宅楼地下车库基坑工程在土方开挖中遇到涌水现象,经注浆技术比较,选用袖阀管注浆法对土体进行固化止水。分析砂土中所注浆液的配合比和注浆压力,对注浆施工流程、机械选用、钻孔布置及钻孔、浆液配制、下管和注浆施工等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对注浆过程注意事项进行探讨。经加固的土体能满足施工要求。

    2011年20期 v.40;No.351 60-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改进型轻型井点降水技术及其应用

    张建平;陈璐;黎伟锋;王付祥;

    传统轻型井点降水存在造孔成井慢、大功率大流量水泵无法适应、排水效果不理想、造井材料不能重复利用、对原有水环境影响大等缺点。在传统轻型井点降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性创新,采用小型化、轻型化设备和材料,且可周转使用,处理后基坑内无渗流和明水,边坡稳定,降水影响范围也显著减小,保证了周边建筑的安全。与传统轻型井点降水和拉森IV钢板桩支护相比,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1年20期 v.40;No.351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盲沟排水取代抗浮锚杆在某工程中的应用

    李天成;李盛;

    长大.彩虹都工程地下室为2层,原设计采用抗浮锚杆,考虑到市政排水管网标高较低等情况,最终设置盲沟排水的方式来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介绍了根据排水盲沟排水量、泄水能力进行设计和排水盲沟施工工艺。结果证明,该施工技术的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1年20期 v.40;No.351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填方涵洞EPS板减荷施工技术研究

    曹周阳;王晓谋;顾安全;姜峰林;

    由于高填方涵洞受力过大,通常所设计的涵洞结构尺寸大、造价高、病害多。因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外试验,将一定厚度的EPS板铺设在盖板涵顶部进行减荷,结果表明:EPS板能够显著减小涵顶土压力,试验测得涵顶土压力为土柱压力的0.28~0.47倍。同时,分析了EPS板在各种机械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一套EPS板顶进行土体回填的具体施工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验证了该套技术的可行性,不但保护了EPS板及达到减荷效果,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

    2011年20期 v.40;No.351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解析法和数值法在基坑降水和回灌系统设计中的综合应用

    耿冬青;刘晓辉;宋福渊;白晨光;石敬斌;

    以卡塔尔某基坑降水工程为例,综合运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基坑降水和回灌系统进行设计计算,通过对比分析和相互验证,解析法和数值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并与工程现场实际监测的地下水位和水量较好地吻合,表明解析法和数值法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可靠的基坑降水和回灌系统的设计方法。

    2011年20期 v.40;No.351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水平荷载作用下非饱和黄土嵌岩灌注桩变形规律试验研究

    费利娅;黄雪峰;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等原因,桩-土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受力性状难以准确分析计算。通过对某电厂桩基工程在非饱和黄土地层中水平荷载试验,结合桩身应力测试,得到了桩-土共同作用时的工作性状及相互影响。在安全级别较高的工程中,采用原位测试方法确定桩基水平承载力,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2011年20期 v.40;No.351 74-7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临既有线明挖地下车站大跨度深基坑监测技术

    孙鹏;

    结合长春轻轨三期伪皇宫地下站及区间工程临既有线明挖地下车站大跨度深基坑施工的具体情况,通过地质分析,对明挖深基坑的围护结构沉降、水平位移、周围地表及建筑物沉降、地下水位、支撑轴力等进行监测与分析,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依据,并保障了信息化施工,确保了工程安全和质量。

    2011年20期 v.40;No.351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钢结构

  • 临沂文化广场高空大跨观光平台安装技术

    叶翔;李建洪;邢遵胜;胡广龙;

    临沂文化广场整体建筑为门式造型,由于平台结构距地面近80m,结构跨度大,构件自重较重,结构总体采用吊装与提升结合的施工方案进行安装。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详细介绍了大面积裙房区地面拼装方案、高空大悬挑提升解决方案、提升工艺、同步控制策略及砂箱卸载方案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方案总体科学、经济、合理,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2011年20期 v.40;No.351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道路与桥梁

  • GFRP-钢组合结构桥梁施工技术研究

    朱坤宁;万水;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桥面板是近年来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的一种新型桥面板结构。大广高速6号立交桥为我国第一座GFRP桥面板组合结构公路桥。介绍了GFRP-钢组合结构桥梁的施工技术,包括GFRP拉挤型材的黏结,GFRP桥面板的吊装与黏结和螺栓连接件的安装工艺。解决了GFRP桥面板间的连接问题和GFRP板与承重梁间的连接问题,施工方法满足工程要求。

    2011年20期 v.40;No.35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京杭运河特大桥主桥132m钢管拱拼装与线形控制

    刘长卿;

    宿淮铁路京杭运河特大桥最大跨为132m的连续梁-拱组合桥,钢管拱拼装跨度大,难度高,拱肋线形控制难度大。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立柱式拱架法浮吊+汽车式起重机吊装方式进行钢管拱肋安装。同时对拱肋拼装各个阶段线形测量控制及要点进行详细阐述。钢管拱的施工顺利完成,并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2011年20期 v.40;No.35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试验研究

    赵群;

    通过采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了水灰比、缓凝组分、减水促硬组分对修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法讨论修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长规律,总结出了修补混凝土1,2,4h的抗压强度经验公式;给出了配制1h设计强度为30MPa,2h设计强度为40MPa修补混凝土的水泥、缓凝组分和减水促硬组分的材料用量;讨论了修补混凝土的养护问题。

    2011年20期 v.40;No.351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建筑节能

  • 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现状分析与节能改造措施

    高倩;徐学东;

    以山东、河北省为主的5095户农村住房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北方寒冷地区住房节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住房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取暖设施及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些经济、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为农村推广住宅节能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2011年20期 v.40;No.351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科技短文

  • 高层建筑中钢筋结构的设计方法探讨

    陈浩;

    <正>随着现代建筑科学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逐渐占据城市建设的主体地位,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高层建筑中钢筋结构设计尤为关键。钢筋结构的设计是否应合理不但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目前尚没有对钢筋

    2011年20期 v.40;No.351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三区13号楼3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