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34401

方针政策

信息与文摘

  • 全球臂架最长的三桥底盘泵车正式下线

    <正>2011年12月11日,中联重科三桥底盘50m碳纤维臂架泵车,即全球臂架最长的一款三桥底盘泵车正式下线并交付客户。该款产品采用了中联专利的六节臂技术,以其超强的实用价值,完美展现了中联重科碳

    2011年24期 v.40;No.35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铁隧道大直径“单管双线”技术在上海应用

    <正>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土建工程9标东区隧道盾构顺利进洞,该标段全线贯通。该工程采用的是两台直径11.58m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同向掘进、内部结构同步施工,是全国首次大直径泥

    2011年24期 v.40;No.355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渤海沿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正>天津海滨大道顺利通车,这标志着中国环渤海沿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环渤海沿海高速公路全长302km,北起京秦(北京至秦皇岛)高速公路北戴河服务区,向西与天津海滨大道相连。天津海滨大

    2011年24期 v.40;No.355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旋挖钻首次亮相郴州 破解桩基施工难题

    <正>作为湖南省快速发展的工业城市,郴州每年的基础工程量巨大,但是主宰桩基础施工的依然是人工挖孔作业。另外,由于郴州一带的地层分布着大范围的石灰岩,溶洞伴生率高,给旋挖钻机施工带来极大挑战。溶洞地层旋挖钻机施工的难点主要在于地质

    2011年24期 v.40;No.355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港珠澳大桥海中隧道人工岛主体结构完工

    <正>2011年12月7日,随着港珠澳大桥重点工程之一的岛隧人工岛工程最后一个巨型钢圆筒插入海底,人工岛主体结构工程完工。港珠澳大桥是中国首座涉及"一国两制"三地的世界级跨海大桥,是继中国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

    2011年24期 v.40;No.355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鲁木齐获批国家“节能暖房”重点城市

    <正>经过积极争取,乌鲁木齐市已获批国家首批"节能暖房"重点城市。全国包括乌鲁木齐市在内共有10个市及沙湾县等10个县成为国家首批"节能暖房"工程重点市县。"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乌鲁木齐市1 621.36万m2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

    2011年24期 v.40;No.355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首栋木结构楼房在天津滨海新区诞生

    <正>在天津滨海新区北塘工业区,中国第一栋4层木结构公寓楼项目——天津泰达悦海酒店式公寓的木结构部分正式完工。该项目一共有3栋建筑,其中两栋采用了4层木结构建筑形式,所有木材都采用来自加拿大可持续管理森林的高品质、高等级结构用木材,加方还

    2011年24期 v.40;No.355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球最大D5200-240上回转塔式起重机通过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正>2011年11月21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全球最大上回转D5200-240塔式起重机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南京举行。鉴定委员会专家指出,D5200-240塔式起重机的各项技

    2011年24期 v.40;No.355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工技术二0一一年总目录

    <正>~~

    2011年24期 v.40;No.355 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北第一高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正>2011年12月12日,沈阳茂业中心主塔楼最后一根钢梁完成安装,标志着由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承担钢结构工程施工的东北第一高楼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沈阳茂业中心主塔楼高310.95m,是东北首栋超300m的高楼,也是东北地区目前已建成的最高建筑。该项

    2011年24期 v.40;No.355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重大工程

  • 海控国际广场钢筋桁架组合楼承板关键施工技术

    鄢长;武科;于晓野;王冬冬;

    钢筋桁架组合楼承板具有节约材料、施工速度快、质量高、使用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结合海控国际广场工程,介绍了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包括材料进场、施工现场存放、吊运至施工部位,关键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施工过程中变形监测等。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了工程顺利完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年24期 v.40;No.355 4-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海控国际广场液压爬模综合施工技术

    王冬冬;于晓野;武科;鄢长;

    海控国际广场A座为双连体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249.7m。根据核心筒外墙厚度变化大、核心筒内部剪力墙变化大、结构复杂等结构特点及液压爬模施工工艺要求,采用外爬内拼的整体思路,利用外墙液压爬模和电梯井液压爬模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合理布置核心筒外墙机位和架体。针对施工难点,详细介绍了爬模选型设计、施工工艺流程、细部节点处理、安全防护等综合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

    2011年24期 v.40;No.355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控国际广场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技术

    于晓野;王冬冬;鄢长;武科;安辉;

    海控国际广场工程为带有伸臂桁架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梁-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其外框筒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柱截面大、钢板较厚,拼装精度和焊接质量控制难度大。介绍了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工厂制作、现场吊装、安装、混凝土浇筑及检测等施工技术,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工艺优化,有效解决了施工技术难题,保证了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2011年24期 v.40;No.355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海控国际广场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武科;鄢长;王冬冬;于晓野;

    结合海控国际广场A座底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分析了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难点。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包括钢管混凝土预埋段、措施筋设置、新老楼底板接触面处理、冷水管、测温导线设置等。从原材料配合比、全过程温度控制、施工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关键技术,重点突出了单循环冷水降温后温水覆面养护、面层挤压青石、增加抗裂钢筋网等内容。通过以上措施,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确保了工程质量。

    2011年24期 v.40;No.355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地基与基础

  •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深基坑支护技术

    赵行立;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设计为5层地下室,基坑深32m。基坑周边环境非常复杂,开挖支护难度极大。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情况,采用支护桩+内支撑+周边封闭式止水帷幕的支护方案。并对地表沉降及位移、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地下水位、桩顶位移、土体沉降、支撑轴力及立柱变形等进行监测。通过分析监测成果进一步指导施工,以保证基坑及周边建筑安全。

    2011年24期 v.40;No.355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国贸三期A阶段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监测

    马昕;周予启;

    北京国贸三期A阶段主塔楼建筑高度330m。基坑开挖深度-22.55m(最深-27.10m)。根据地质条件,大面采用上部土钉墙+下部桩锚联合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护坡桩间设高压旋喷形成止水帷幕体系。基坑施工过程中,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沉降、护坡桩倾斜、地下水位、锚杆拉力等进行监测。现场监测表明: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并针对监测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2011年24期 v.40;No.355 26-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广州新电视塔综合配套工程桩柱一体施工技术

    吴祥威;何凯华;

    广州新电视塔综合配套工程地下逆作法工程的桩柱一体施工存在钢管柱定位、混凝土浇筑、钢管柱垂直度控制等诸多难点。详细介绍了桩柱一体施工的工艺流程以及钢管柱吊装定位、校正、垂直度监测和桩柱一体混凝土浇筑施工及质量控制等关键施工技术。指出钢管柱定位装置由柱脚位置改为在柱头设置,通过千斤顶对钢柱纠偏以及在钢管混凝土柱与桩护壁之间将回填砂改为回填石子能有效控制钢管柱安装精度。采用与钢管柱调整架完全分开的灌浆架作为混凝土浇筑平台,并通过专用卡子固定导管以保证钢管柱垂直度。通过明确操作流程和详细交底,保证工程质量。

    2011年24期 v.40;No.35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锡富安大厦基坑支护技术

    何隽;

    无锡富安大厦工程位于市中心,其周围建筑物密集,基坑周围管线较多,工程场地条件复杂。经研究,南侧采用钢管桩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墙支护,并对东侧天然地基上的柱基础进行特殊保护。详细介绍了钢管桩施工、喷锚支护等关键施工工艺,并指出施工中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在临近建筑物、管线、基坑边等处设置位移及内力监测点。监测结果证明,施工过程中测点位移及锚杆轴力均在允许范围内,保证了基坑工程的安全。

    2011年24期 v.40;No.35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土钉支护基坑阳角的冗余度研究

    王海旭;程雪松;郑刚;

    基坑阳角是变形控制的不利位置,在设计中应予以重点加固。在基坑工程领域引入冗余度设计理论的概念,对土钉支护基坑的阳角进行腰梁加固,并对其冗余度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原体系与冗余体系的坑壁水平位移、土钉轴力等内容;研究了局部土钉失效时,土钉-腰梁支护体系的工作状况。结果证明对土钉支护基坑的阳角进行腰梁加固能够有效控制危险位置位移,转移冗余荷载,增加荷载传递路径,即能够提高支护体系冗余度。

    2011年24期 v.40;No.355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软土基坑主动区土压力与位移关系实测研究

    聂宗泉;汪清河;周奇;孟少平;张尚根;

    在对上海地铁M8线延吉中路站基坑主动区土压力和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实测资料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就主动区土压力强度和连续墙水平位移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压力和位移之间关系与双曲线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土体水平基床系数沿深度增加,但超过一定深度后增加趋缓。

    2011年24期 v.40;No.35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近吹填淤泥地基加固效果分析

    李小梅;唐彤芝;关云飞;黄家青;盛东升;

    针对真空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新近吹填淤泥地基工程,对采用不同长度竖向排水体的两个加固区域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两个加固区的地表沉降、膜下真空度、孔隙水压力等现场监测结果及十字板试验、载荷板试验等检测结果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所得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得出结论:真空预压法处理新近吹填淤泥地基不仅可以达到一定的加固效果,而且通过延长竖向排水体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体的固结效果。

    2011年24期 v.40;No.355 47-5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临近建筑物全时程沉降分析

    殷波;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北侧建筑物产生了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且整体沉降较大。对不同施工阶段基坑临近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分析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原因,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应的一些应对措施。通过监测分析发现:建筑物沉降是各种综合因素引起的,施工中各个环节都应该予以控制;高压旋喷桩施工对建筑物沉降影响较大;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下连续墙变形,及时附加预应轴力,合理控制基坑及建筑物周边降水量。

    2011年24期 v.40;No.355 51-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水泥土搅拌桩在半干船坞坞室深基坑中的应用

    徐军平;宋平根;李年维;

    某半干船坞坞室基坑开挖深度为7.21~8.77m,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作基坑支护,同时作为船坞的永久防渗墙。基坑开挖范围内有淤泥质土,现场进行钻孔取样得到水泥土抗压强度,确定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可以成桩。由于基坑边长近280m,水泥土搅拌桩每隔15m设置一个加强墩防止产生长边效应,减小水泥土墙的水平位移,并采用深层搅拌桩满堂加固。实践证明,开挖过程中位移较小,应用效果良好。

    2011年24期 v.40;No.35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隧道工程

  • 钱江隧道立体化施工技术

    陈涛;

    以杭州钱江隧道为例,阐述了大直径盾构公路隧道立体化施工组织理念,并详细介绍了立体化施工内容,包括盾构施工、同步道路结构施工、烟道板施工、道路铺装层和防撞墙等多断面多工序同时进行。同时对立体化施工组织的适用性和重、难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2011年24期 v.40;No.35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兰渝铁路两水隧道施工技术

    齐甦;王立英;吴广明;崔小鹏;

    在对兰渝铁路两水隧道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后,明确工程地质的特点及难点。采用了核心土加临时仰拱台阶法的新施工工艺;经过对多种开挖方式的综合比较分析,决定选择上部轮廓采用铣挖机开挖,中下台阶采用预裂爆破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措施。通过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及质量,成功解决了兰渝铁路两水隧道软土围岩施工难题。

    2011年24期 v.40;No.355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土模回填泵送混凝土技术在隧道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张立忠;周海亮;

    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水文条件、围岩等级、施工等各方面原因,经常会出现塌方现象,塌方处理是隧道施工不可回避的问题。导致隧道塌方的原因主要有施工方法不当、处理不及时、地质构造等。指出小塌方可遵循"以清为主、加强支护、回填密实、谨慎施工"的原则。而大塌方需要采用管棚法、注浆法或土模回填泵送混凝土法。指出了土模回填泵送混凝土处理塌方的原理和具体施工步骤。与管棚法相比,土模回填泵送混凝土法需要人员及机械少,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2011年24期 v.40;No.355 65-6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道路与桥梁

  • 红水河特大桥悬浇箱梁施工线形控制

    陈建华;陈勇;

    红水河双线特大桥采用变截面单箱单室连续梁,箱梁悬臂浇筑采用菱形挂篮施工。通过MIDAS/Civil软件对特大桥悬浇箱梁施工挠度线形控制进行结构计算,得出内力和节点位移;并在承台上预埋精轧螺纹钢,利用千斤顶通过理论计算的内力值对挂篮反拉加载,进一步验证位移和变形值,与软件计算值进行比较,通过软件计算及反拉加载有利地保证了挂篮在悬臂施工中的结构安全。

    2011年24期 v.40;No.355 67-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红水河特大桥裸岩基础施工技术

    赵允;魏玉印;

    红水河特大桥是湘桂铁路扩改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其连续梁主墩位于裸岩上,桩基所处岩层裂隙发育,施工难度大。通过水下静力爆破配合液压锤凿除基岩、浇筑水下混凝土、采用三面单壁钢围堰和岩石围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深水裸岩基础施工的难题。其双液注浆处理岩溶裂隙、临近既有铁路静力爆破等多项技术均取得良好效果。

    2011年24期 v.40;No.355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监测数据的钢板桩围堰改进施工技术分析

    王加利;潘泓;曹洪;骆冠勇;

    钢板桩围堰施工一直沿用传统的先抽水后加撑的施工工序,对钢板桩变形和抽水时间控制不利。以广州蕉门水道大桥主墩承台钢板桩围堰为背景,打破传统施工工序,先焊接好5层内支撑框架体系,然后插打钢板桩。该施工工序大大缩短了抽水时间,减少了风险工期,并较好地控制钢板桩的变形。对比计算结果和工程监测数据,验证了此工序的优势。

    2011年24期 v.40;No.355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项目管理

  • 海外工程的RFI编制管理

    王力尚;周康;吴鸣;朱建潮;陈文刚;

    在履行国际项目工程合同时,有可能出现技术问题,需要建筑施工承包商履行RFI报审程序。RFI即技术问题答疑,是海外工程施工中承包商向业主,监理获取技术信息,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主要途径。重点对RFI的特点、适用范围、编制原理及应用流程进行阐述,并介绍了审批分类以及管理办法等。实践证明,RFI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1年24期 v.40;No.355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泰州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总承包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孙晓阳;颜卫东;陈华;余林峰;

    泰州万达广场为集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其建设具有工程规模大、工期紧张、资源投入量大、建筑功能多样化、多家分包单位立体交叉作业等特点。结合项目特点,采用融入业主管理模式的全方位总承包管理,总承包单位承担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程管控协调。介绍了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合同结构、框架、组织及实践,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总承包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2011年24期 v.40;No.355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地铁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技术管理

    翟志刚;

    城市地铁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存在工程自身和环境两方面的风险。对工程自身结构和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周边环境进行分级辨识管理是基础,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源开展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是工作重点。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准备期和施工过程两个阶段。安全风险技术管理的主要对象是风险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是以"技防"为主的监控管理手段。从北京地铁风险工程的分级识别及调整、周边环境风险源保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与处理等5个方面入手,探讨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总结城市地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应重点关注的对象,对施工阶段的环境风险和自身风险所引起的不安全状态起到有效的技术防范作用。

    2011年24期 v.40;No.355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作业成本法在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赵守杰;徐学东;

    通过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工程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分析,结合施工计划,确定施工作业类型和各作业中所需要的资源种类,然后进行资源配置,确定资源数量,估算作业生产率和作业持续时间,进而根据资源的使用持续时间和单位时间消耗的费用来计算作业成本。以此估算的工程造价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工程成本。

    2011年24期 v.40;No.355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模板与脚手架

  • 观音岩水电站混凝土的透水模板工艺应用

    黄刚;田正宏;井锦旭;边策;

    结合观音岩水电站水工混凝土成型高质量需求,探讨了采用钢模分别内衬PVC板、PP板和透水模板等不同浇筑养护工艺,比较分析了不同模板对水工混凝土脱模表观性能的影响。混凝土现场工艺试验和导流明渠应用结果显示:对于低胶凝含量水工混凝土结构,使用透水模板布脱模后成型致密光滑,表面无缺陷,几乎无孔洞气泡,耐久性能指标显著提高。此外,还总结给出了透水模板应用工艺要点。

    2011年24期 v.40;No.355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规范与标准

  • 《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编制与介绍

    张杰;叶永杨;尹奎;蒋隆;

    高层建筑高度高,管井管道密集,传统管井技术已不能满足管线布置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88号文件将《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列入国家规范编制计划,由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等单位编制,将于2012年1月1日实施。介绍了规范编制思路与主要内容,指出预制组合立管技术的适用条件、预制组合立管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预制组合立管设计的荷载计算、预制组合立管管道与其支架的制作和安装工艺,以及预制立管试验与验收方法等。该规范独创了密集立管与主体结构同步安装的施工体系,可加快施工速度、降低管井作业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2011年24期 v.40;No.355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三区13号楼3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