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33186

综合述评

  • 我国推进绿色建造的意义与策略

    肖绪文;冯大阔;

    绿色建造是在我国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等大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持续全面地推进。首先阐释了绿色建造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绿色建造与绿色施工、绿色建筑的区别与联系;随后说明了我国推进绿色建造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我国推进绿色建造的实施策略和步骤;最后介绍了我国早期推进绿色建造模式的典型工程实例及取得的效果。

    2013年07期 v.42;No.38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文摘

  • 国内跨度最大自锚式悬索桥主桥钢梁第一推顺利完成

    <正>由中建钢构负责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制作、安装的武汉江汉六桥项目近日顺利完成主桥钢梁第1次顶推施工。江汉六桥是武汉市第1座自锚式悬索桥,南起汉口解放大道北侧,北达汉阳郭琴路,主线全长3 050m,其中主桥全长452m,主跨252m,主桥双向8车道,是汉江最宽的桥梁。该桥建成后将有效分

    2013年07期 v.42;No.386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南斥130亿元扩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正>为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2013—2017年海南省将投资130.47亿元,加快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预计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 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t、飞机起降22.5万架次的需求。

    2013年07期 v.42;No.386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下工程

  •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巨型桩混凝土温度试验与反分析

    胡可;周赞良;易恒;

    为了解巨型桩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度应力变化,需采取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巨型桩桩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热力学变化等过程,以便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裂及温度控制方案。结合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巨型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例,介绍了该工程桩的混凝土温度现场试验与热学参数反分析。结果表明,采取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巨型桩桩身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热力学变化过程、地基的条件与约束影响等进行仿真技术分析是有效可行的。

    2013年07期 v.42;No.38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袖阀管注浆技术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周予启;史春芳;任耀辉;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基坑开挖深度大,周边建筑物多,环境复杂,对变形控制要求高。采用袖阀管注浆技术结合高压旋喷桩形成整体止水帷幕。通过围井试验,确定注浆参数和止浆条件。介绍了袖阀管注浆原理和注浆围井试验,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要点。监测结果表明,支护结构及基坑周边环境均处于安全状态。

    2013年07期 v.42;No.386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绿地·中央广场局部逆作法施工技术

    蒋金生;温梦柯;

    由于业主要求,对某超高层建筑采用局部逆作法施工,1~4层钢结构及外框楼板先行施工,然后施工核心筒剪力墙体混凝土结构。介绍了该方案的工艺原理和施工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措施。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满足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安全要求。

    2013年07期 v.42;No.386 12-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地下商业街工程半逆作法施工技术

    曹和喜;孔明;邓立平;庄聂斌;

    沈阳某地下商业街工程采用先施作边桩护壁及顶板,然后逆作施工墙柱及底板的半逆作法。结合该工程的难点,详细介绍了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并总结了该工程半逆作法施工的优、缺点。半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保护了地下盾构隧道及地铁运营,缩短了恢复交通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3年07期 v.42;No.386 15-1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岩溶地区缺陷桩检测及处理措施

    黄柳云;杜静;王家全;吴辉琴;

    结合多项工程缺陷桩实例,采用声波透射法和钻芯法系统地对桩底持力层承载力不足、沉渣过厚、桩身局部夹泥、桩身局部离析、桩头浮浆等缺陷的基桩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补强处理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并辅以钻芯法进行验证,可以客观评价基桩的质量,为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提供经济有效的技术参考。

    2013年07期 v.42;No.386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钻孔灌注桩成型质量缺陷及处理

    潘婧;田正宏;赵军;

    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浇灌因水下施工过程的不可见性和可控性差,容易出现质量缺陷。结合某工程钻孔灌注桩成桩出现的空腔水囊及水泥砂浆块夹层等严重质量缺陷实例,探讨了缺陷形成的原因,并对缺陷处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013年07期 v.42;No.38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地下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关键技术

    未晓丽;王文达;

    钢管混凝土柱既可以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也可作为其他构件施工的临时支撑。介绍了地下结构工程施工的特点、难点以及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流程。从空钢管制作加工、柱脚锚固、钢管吊装拼接以及核心混凝土的浇筑工艺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钢管混凝土柱施工的关键技术,对空钢管初始应力及混凝土浇筑对构件及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2013年07期 v.42;No.386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半盖挖法施工技术

    杨华伟;

    采用半盖挖法可以有效减小城市交通与车站施工之间的相互干扰。结合天津地铁某车站,在对半盖挖法关键施工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对钢管柱施工、盖明挖结合段不均匀沉降控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监测结果表明,盖挖段和明挖段受力和变形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盖挖段受力较大,变形较小。实践证明,半盖挖法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3年07期 v.42;No.38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煤制天然气装置复杂成分填料填方地基强夯处理

    吕和蔼;闫续屏;

    煤制天然气装置对地基的变形、稳定性要求严格。针对场地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整平和夯实方案,并对分层碾压法和强夯法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确定了强夯的总体方案,并对特殊部位和冬季施工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及沉降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013年07期 v.42;No.386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筋大直径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王雄旭;

    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加筋大直径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格栅式大直径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具有强度高、整体稳定性好、防渗透性好、施工方便、振动小、造价低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3年07期 v.42;No.386 38-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复杂环境下大型地下障碍物处理技术

    汪前;程刚;柯步敏;李宏伟;

    在原有建筑位置上进行新建工程施工,施工场地内原有建筑物部分地下室及围护结构尚未拆除。新建工程基坑围护土方施工与原有地下室及围护结构的拆除同时交叉进行。采用分段流水先拆后撑的地下障碍物处理技术,克服了在处理原有基础时对新建工程施工的影响,控制了基坑变形,保证了基坑安全,同时缩短了工期。

    2013年07期 v.42;No.38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潜水钻机成孔垂直度控制技术

    樊勇军;张俊红;邵栓增;揭义坚;班永表;

    潜水钻机成孔工艺广泛应用于沿海地区第四系覆盖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介绍了潜水钻机的工作机理。在工程实践中,通过对钻机设备结构改良,对钻机成孔工艺方法改进等措施,使潜水钻机成孔垂直度控制技术得到了提高,在一些较深基坑钻孔灌注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2013年07期 v.42;No.386 43-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复杂条件下某深基坑工程联合支护技术

    许厚材;

    某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作业面狭窄,基坑支护设计、施工难度大。结合工程实际,采用了桩锚、复合土钉墙和放坡的联合支护方案。介绍了地下水控制技术、护坡桩成孔技术和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基坑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支护处于稳定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2013年07期 v.42;No.386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桩锚支护基坑开挖过程动态监测分析

    李正明;

    以大型桩锚支护基坑开挖为例,进行施工过程动态监测分析,了解基坑周边土体的应力、变形情况以及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和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锚杆对其位置以上土体的约束作用较小,土体变形量较大。受到支护桩的抑制作用,基坑底部位移在不同时期位移量与变化量都非常小。②在开挖过程中土压力的分布形式未发生明显变化。孔隙水压力从基坑开挖初期的减小消散状态变化到后期受到支护体系约束而增大的状态。③地表最大阶段沉降量不是发生在基坑开挖到坑底时,因此,建议对地表变形的监测时间应相应增加。

    2013年07期 v.42;No.386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位移和弯矩分析研究

    艾晓辅;付涛;刘永亮;池秀文;罗志刚;

    以武汉阅马场首义广场隧道工程为依托,以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为主要研究目标,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该工程中的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和弯矩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实测位移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计算结果,研究分析了排桩+钢支撑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桩身侧向位移和受力弯矩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013年07期 v.42;No.386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泥质砂岩地质条件下非爆破顶管施工技术及其对邻近构筑物的影响

    李胜;赵建立;袁升平;刘金妹;

    南京南站某变送电线路电缆隧道工程采用顶管法施工,周围构筑物较多。介绍了工程存在的难点,然后分别详细介绍了手掘式顶管与机械式顶管的施工工艺,并对控制土体变形及穿越河道时防透水的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监测数据对邻近构筑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监测数据表明,顶管施工未对邻近构筑物造成显著影响,确保了工程及邻近构筑物的安全。

    2013年07期 v.42;No.38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管幕预筑法大直径长距离钢管顶进施工技术

    郭宏智;任红涛;郭瑞琪;王永义;

    因后期需在钢管内进行结构施工,管幕预筑法中顶进的钢管均为大直径钢管。由此带来的顶进方向控制难度大、顶进阻力大、地面沉降不可控等问题,制约了管幕预筑法的应用。某地铁车站在国内首次采用管幕预筑法施工,通过采用激光导向、先导管导向板纠偏以及注浆减阻等技术措施,顶管施工精度、顶进速度、总体地面沉降均满足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3年07期 v.42;No.386 63-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低渗透性情况下注浆方法研究

    陈亮晶;牛建东;

    在地基处理、防渗帷幕等工程中经常会用到注浆工艺,由于地层渗透性的差异,会出现不同的注浆效果,特别对于低渗透性岩土层,可能会因吸浆量过少而达不到注浆效果。根据水文地质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填土地基、缺陷桩基等低渗透性情况下,对加固处理采用压力循环注浆的方法和工艺进行初步探讨。

    2013年07期 v.42;No.38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隧道工程

  • 软岩条件下隧道内锚索竖直向上施工关键技术

    苗增润;

    预应力锚索加固作为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在边坡工程及滑坡治理中使用最多,多见于水平或水平向下施工,隧道内竖直向上施工锚索不多见。以贵昆线乌蒙山2号隧道为例,对软岩隧道拱部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进行研究。对预应力锚索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锚索的布设和施工工艺流程。从向上钻孔技术、锚索制作安装、向上注浆技术、浆液配合比,偏载预防技术等方面对软岩条件下隧道内锚索竖直向上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2013年07期 v.42;No.386 71-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盾构过暗挖车站施工技术

    邵翔宇;

    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实例,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盾构过站施工设备,总结了在暗挖车站狭小空间内采用新型过站小车法对盾构机整体顶升、平移、降落过站的应对措施和控制要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盾构过暗挖车站的施工工法和关键技术,有效缩短了工期并降低了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013年07期 v.42;No.386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风积砂地层隧道导向水平旋喷桩超前加固与预留核心土台阶法施工技术

    晏启祥;刘罡;耿萍;朱家稳;

    为解决风积砂地层隧道施工难题,提出了风积砂地层隧道施工的导向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技术和先行施作仰拱边墙结合部预留核心土台阶法开挖技术,前者的技术关键是导向技术,后者的技术关键是上下台阶施工长度、上下核心土临时加固质量以及两侧墙角仰拱结合部快速跟进时机。通过现场工艺试验、数值模拟以及工程施工实践表明:采用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与预留核心土台阶法联合施工,能有效控制风积砂地层的变形,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2013年07期 v.42;No.386 80-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振动环境影响测试分析

    黄俊;张波;刘璐;

    为研究北京砂卵石地层中盾构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振动问题,对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公主坟—西钓鱼台区间隧道施工现场进行振动测试。通过对振动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盾构施工时地表振动频域特点及振动衰减规律,并对振动产生的地表环境影响进行初步评价。研究表明: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振动频带较宽,中线测点主频集中于30~90Hz范围内;振动波传播过程中高频部分被过滤,较远处测点振动主频降低至30~50Hz。地面人员对刀盘附近振动感知非常明显,监测到的加速度极值达到0.49m/s2;垂直振动幅值与水平向幅值处于同一量级,并随着远离刀盘而不断衰减。

    2013年07期 v.42;No.386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软岩偏压隧道洞口段变形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

    符银昌;赵诗茹;陈志超;高义;

    在现场观察和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公岭隧道洞口段大变形的特点。根据隧道的地质、地形条件及施工工艺特点,分析了该段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段大变形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素既对隧道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整体效应,加速了衬砌的变形破坏,极大缩短了大变形的产生过程。结合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该大变形段的防治措施,监测结果证明,该措施效果良好。

    2013年07期 v.42;No.386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断层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李文华;李昊;古银城;张一凡;

    为分析断层与隧道相对位置及断层倾角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石吉高速五峰山1号隧道为例,研究了基于断层特征下的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断层距离隧道2倍洞宽以内时,断层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隧道两侧围岩位移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不再对称;隧道穿越断层对围岩稳定性影响最大,在拱肩时次之,在拱脚时较小;随着断层与隧道距离的减小,断层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增加;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加,断层上盘围岩测点竖向位移先减后增,下盘测点竖向位移先增后减。断层倾角为45°左右时,隧道围岩最为稳定。

    2013年07期 v.42;No.386 93-9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隰县黄土隧道施工监测与安全预警机制

    魏建军;

    为了掌握黄土隧道围岩变形规律,以隰县隧道工程为背景,现场进行了大量的施工监控量测工作,在分析围岩及初期支护位移的基础上,研究了变形时空曲线回归分析方法及曲线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施工安全预警机制,举例说明了预警的实施情况。

    2013年07期 v.42;No.386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净距地铁隧道爆破动力特性与破坏模式研究

    史鹏飞;

    小净距地铁隧道爆破极易引起先行洞衬砌开裂、剥落现象,具有很大施工风险。以在建青岛地铁小净距隧道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动力模型,研究先行洞衬砌振动速度、应力状态以及能量时程。后行洞爆破对先行洞衬砌迎爆侧边墙影响最大,最大振速达到15mm/s。振速峰值时刻均<5μs,可采用微差爆破控制地震波叠加效应,避免过大振动破坏。先行洞衬砌迎爆侧边墙衬砌混凝土主要呈振动破坏和剪切破坏;拱顶主要为横向拉伸破坏,易出现纵向拉伸裂纹,先行洞衬砌边墙能量密度远大于拱顶。在施工时,应确保迎爆侧边墙厚度和配筋率。

    2013年07期 v.42;No.386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混凝土

  • 混凝土反铲入仓施工技术

    张利荣;刘剑;胡继峰;

    混凝土浇筑采用反铲入仓施工技术,能快速形成入仓能力,既可作为主要入仓手段,也可与其他入仓手段搭配使用,不受混凝土级配、坍落度等性状限制,具有简便可靠、适应性强、灵活高效、成本低等优点。对混凝土浇筑入仓方式进行了分类,系统阐述了混凝土反铲入仓施工技术原理、操作要点,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对该方法进行了介绍。

    2013年07期 v.42;No.386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混凝土反铲入仓能力及技术特点分析

    张利荣;刘剑;胡继峰;

    简要列举了长臂反铲的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对反铲入仓能力和混凝土储料斗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储料斗设计及施工布置原则,建立了反铲入仓平面覆盖范围、立面覆盖范围和入仓强度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混凝土反铲入仓施工技术的优点,为推广发展该项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

    2013年07期 v.42;No.386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三区13号楼3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