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32333

综合述评

  • BIM——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又一次革命性挑战

    修龙;赵昕;

    在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中,BIM成为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手段。详细介绍了BIM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行业的应用领域。总结了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模型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使用的主要原因,包括:BIM模型的精度需求不同,BIM模型缺乏深化完善手段,BIM模型的效益归属不明确,以及建筑行业产业链结构问题。最后介绍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在BIM方面的探索。

    2013年11期 v.42;No.39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动向研究

    王有为;

    我国正处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动向可以说是举世瞩目。详细介绍了绿色建筑由单体建筑向规模化、普及化发展的情况,方针政策与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过程;指出建筑碳排放是绿色建筑深入发展中必须要研究并正面回答的一个问题,发展绿色建筑需要软硬并进地开展,绿色建筑产业正在走向成熟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013年11期 v.42;No.390 5-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工程绿色建造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肖绪文;冯大阔;

    绿色建造技术是绿色建造实施的前提条件。将绿色建造技术分为施工图绿色设计技术和绿色施工技术两大部分;并分别从"四节一环保"5个要素对绿色建造技术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共计总结了10个绿色建造发展主题、50项施工图绿色设计技术、74项绿色施工技术及14项其他"四新"技术,以期对我国绿色建造的推进和实施有所裨益。

    2013年11期 v.42;No.390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文摘

  • 江西井冈山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正>2013年6月1日,全长6850m的井冈山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井冈山特长隧道东连井冈山市厦坪镇,西接井冈山市鹅岭乡,是江西省在建最长公路隧道,也是全省首座采用同位双斜井的隧道。井冈山特长隧道工程于2011年6月15日进入主洞施工,其难点在于洞口山体均为五级围岩,边仰坡容易冲刷下滑,实现"零"开挖进洞难度大;全线穿越井冈山鹅岭,最大埋置深度超过750余m,四级、五级围岩比例达到40%以上,存在洞身岩体易破碎自稳性差、

    2013年11期 v.42;No.390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涡河三桥第一节钢塔吊装顺利完成

    <正>2013年6月2日下午3点,涡河三桥项目钢塔第1节吊装顺利完成。安徽省涡河三桥是一座斜拉桥,该工程难点在通航河道中的深水超长群桩基础施工、高墩钢主塔安装、大跨度梁部悬灌施工等。桥梁由2×124m主桥、20×30m引桥以及部分路基组成,总长1 234.577m,桥梁长848m,为独塔双跨的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双边箱梁,使用挂篮对称悬浇方式进行施工。主桥钢塔柱为水滴形,矩形箱式断面。主塔柱总高109m,桥面以上高86m,钢塔柱柱采用矩形断面,其中上塔柱采用全钢塔柱,高度为80m,中塔柱为实心混凝土塔柱,设置6m高钢混结合段。

    2013年11期 v.42;No.390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港珠澳大桥施工对海洋环境影响不大

    <正>6月3日发布的《2012年南海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表明,2012年随着港珠澳大桥建设区域扩大和施工强度增加,施工区海水中悬浮物和石油类含量同比均略有增加,但其影响范围和强度仍符合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未对周边海域敏感区域产生明显影响。

    2013年11期 v.42;No.390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伊斯坦布尔动工兴建第三座欧亚跨海大桥

    <正>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29日举行第3座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动工仪式,土耳其总统居尔和总理埃尔多安以及上万民众参加大桥动工仪式。这座长1 275m的悬索桥将是第3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连接亚洲与欧洲两大陆的跨海大桥,项目总投资为30亿美元。

    2013年11期 v.42;No.390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青礁枢纽互通立交顺利通车

    <正>5月28日,厦漳公路(厦门段)青礁枢纽互通立交桥"两上两下"及马青路改造工程顺利贯通。青礁枢纽互通立交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占地面积44万m2,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互通式立交工程。这座3层立交,拥有14条匝道,连接厦漳跨海大桥、龙海、角美、厦门岛、海沧港区5个方向,是漳州港与厦门岛连通的重要交通枢纽,通车后厦门到漳州的车程由2h缩短至20min。

    2013年11期 v.42;No.390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咸旬高速泾河特大桥顺利贯通合龙

    <正>5月31日,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承建的咸旬高速泾河特大桥顺利完成贯通合龙。咸旬高速公路泾河特大桥成为复工后全线架设完成的首座特大桥,大桥全长1 147m,跨泾河150m,最高桥高44.8m,桥梁全宽26m,共有38跨30m预制箱梁304片。泾河特大桥的成功架设合龙,标志着咸旬高速公路桥梁第一咽喉控制工程的圆满贯通,为咸旬高速公路路面施工7月底顺利进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11期 v.42;No.39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徽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初步设计获批

    <正>2013年6月4日,从芜湖市交通运输局获悉,5月30日,交通运输部对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的初步设计正式作出批复。至此,二桥项目所需国家部委批复程序全部完成。根据交通运输部对二桥初步设计的批复,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起自无为县石涧,接拟建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止于繁昌县峨山,接芜湖至铜陵高速公路,全长55.512km,其中长江大桥13.982km,主桥拟采用双塔钢箱梁斜拉桥,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km,项目总工期4年。

    2013年11期 v.42;No.390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最长公路桥——河北邢衡高速大桥合龙

    <正>5月30日,全长近11km的邢衡高速公路邢家湾特大桥顺利实现合龙,这标志着河北最长的公路桥即将建成。邢湾特大桥是邢衡高速公路邢台段的控制性和标志性工程,位于任县和巨鹿县交界处,跨越中国第三、华北地区第一大滞洪区-大陆泽宁晋泊滞洪区,桥梁全长10 897m,桥面净宽26.25m,双向4车道,建设工期为30个月,概算投资10.87亿元。该桥的顺利合龙,为邢衡高速邢台段2013年底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3年11期 v.42;No.390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模板与脚手架

  •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看台顶超高超重环梁支模技术

    华学严;夏清准;竹永良;

    结合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工程,详细介绍了环梁结构,超高环梁结构支模体系选择方案,以及钢结构平台支模体系设计。从看台顶环梁结构支模体系的安全性、适用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考虑,采取搭设钢结构平台,在钢结构平台上搭设看台顶环梁支模架的形式实施环梁支模体系,从而克服了传统支模体系在本工程看台顶环梁结构中应用的不利影响。

    2013年11期 v.42;No.390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碗扣式模板支架斜撑等效弹簧刚度的求解方法

    胡鹏飞;卓新;王建林;张成;

    针对碗扣式模板支架的斜撑刚度取值问题,提出了等效弹簧刚度求解方法。算例结果表明,采用简化的无斜撑计算模型合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斜撑计算模型并结合试验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可求出斜撑的等效弹簧刚度;通过水平杆与立杆连接节点分别为铰接、刚接、半刚接的计算模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表明半刚接计算模型能更好地模拟试验的真实工况。

    2013年11期 v.42;No.390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大外倾斜柱利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撑的设计与应用

    李学劲;童华炜;黄衡;

    以广州PZB1401项目为例,阐述了扣件式满堂脚手架作为高大外倾斜柱模板支撑的设计和应用。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建立直角扣件半刚性连接三维计算模型,用一阶弹性计算方法对脚手架进行计算,对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侧移进行计算和分析;利用计算模型对脚手架构造措施对满堂脚手架水平承载能力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优化的支撑设计方案。

    2013年11期 v.42;No.390 20-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扣件式钢管支架在湿陷性黄土基坑群开挖支护中的应用

    惠渊峰;梅源;胡长明;

    以湿陷性黄土地区某集中供热项目管网工程施工为背景,介绍了扣件式钢管支架作为检查井基坑群支护体系的方案设计、安全性验算及施工要求。实践表明,由于黄土基坑稳定性好,因而可以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作为黄土地区深度<10m的基坑群开挖支护体系。扣件式钢管支护体系具有搭设灵活、施工速度快、能够较好适应基坑群尺寸多变的特点,且能够节约成本,保证施工安全。

    2013年11期 v.42;No.39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钢管负公差和初弯曲对脚手架受压钢管稳定性影响分析

    张鹏程;曹平周;伍凯;

    脚手架的钢管按国家标准允许存在公差和初弯曲。为了研究负公差和初弯曲对脚手架构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采用我国现行规范《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负公差会造成构件轴压承载力下降10.24%~12.59%,负公差和初弯曲共同作用时承载力下降12.17%~15.28%。为了减小负公差和初弯曲对脚手架立杆承载力的不利影响,建议提高脚手架钢管精度,使得外径负公差限值为0.3mm,壁厚负公差限值为5%t,初弯曲限值为1‰l。

    2013年11期 v.42;No.39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悬挑式移动施工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孙涛;

    移动式施工平台主要采用抽屉式结构设计,由固定支架和移动平台两大部分构成。主要介绍了移动式施工平台的结构、特点,包括固定支架、移动平台、传动装置、支撑滑动装置;详细阐述了移动式施工平台的安全设计,主要包括限位板、安全锁链、护栏、安全环、安全门,以及门闩、挡板、底板;深入总结了移动式施工平台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组装方式、吊装方式、工作状态。

    2013年11期 v.42;No.39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全自动液压滑架及倒模多层大平台作业体系的应用

    汤怀;计中彦;卢道勇;

    随着公路交通的高速发展,对桥梁施工的成本、质量、安全、进度要求越来越高。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对如何加快高墩的施工进度进行了探索研究,在传统滑模、爬模、提升翻模、倒模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自行设计了全自动液压滑架及倒模多层大平台作业体系,该作业体系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经济等特点,成功应用于赫章大桥高墩施工。

    2013年11期 v.42;No.390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建筑材料

  • 斜钢管柱内自密实混凝土顶升技术

    亓立刚;王东;杨明;张斌;

    以天津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03-04地块工程为例,针对钢结构框架体系的特点,介绍了斜钢管柱内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重点阐述了斜钢管柱顶升口设置、钢结构深化设计改进、顶升装置设计以及顶升施工控制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对斜钢管内混凝土采取顶升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2013年11期 v.42;No.390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低温环境下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工艺

    李亚宁;张磊;卢九章;

    通过介绍环氧沥青的优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结合低温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对低温环境下摊铺环氧沥青的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时温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分析、摊铺环氧沥青对施工的苛刻要求等。提出了低温环境下摊铺环氧沥青的施工技术攻关的总体思路,并指导了工程实践。

    2013年11期 v.42;No.39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灰石粉取代水泥在泵送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冯桂云;

    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石灰石粉以不同比例取代水泥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的影响。适宜的石灰石粉掺量可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并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节约工程成本且加快工程进度。

    2013年11期 v.42;No.390 46-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复合建筑节能墙体施工技术与应用研究

    郝贠洪;吴安利;穆利和;李建雄;

    结合国家和地区绿色建筑发展形势,介绍了一种可实现保温与结构同体同寿命的新型建筑节能墙体,针对这一墙体构造技术特点,研究了两侧同时现浇混凝土和两侧同时喷射混凝土两种施工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分析了网架板和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并就施工中出现的缺陷提出解决方法。研究成果将为该节能墙体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支持,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及墙改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2013年11期 v.42;No.390 49-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嘉陵江亭子口水电站帷幕灌浆试验研究

    秦志国;熊高明;

    嘉陵江亭子口水电站因地质条件复杂,岩体微裂隙相对较发育,特别是位于两岸坝肩的K14C-2长石石英砂岩(俗称泡砂岩),结构松散,孔隙率高,微裂隙发育,耐压性差,因而灌浆劈裂点低。重点解决的是砂岩、黏土岩、粉砂岩、岩屑砂岩等的渗流问题。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帷幕灌浆专项试验,以确保帷幕灌浆施工质量,完善施工工艺。

    2013年11期 v.42;No.39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锦屏f_(lc13)断层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施工工艺

    罗飞;李翔;

    锦屏一级水电站双曲拱坝为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拱坝,对坝基要求极高。对于坝基中存在的flc13断层必须采用水泥-化学复合灌浆进行处理。主要介绍了锦屏一级水电站flc13断层水泥-化学复合灌浆的施工工艺,并对灌后质量检查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简要阐述了化学灌浆与水泥灌浆的不同灌浆原理。

    2013年11期 v.42;No.390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津秦客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种连红;韩定胜;

    以津秦客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质量标准、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尤其通过对板腔润湿、砂浆状态控制、砂浆配合比调整、灌注工艺等关键工序工艺的固化与控制以及对灌注、封边、泵送等相关重要工艺工器具的创新与改进,有效解决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中易出现的浮浆、夹层等质量问题,进一步推进了无砟轨道的规范化、标准化施工,确保了津秦客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质量。

    2013年11期 v.42;No.390 60-6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道路与桥梁

  • 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施工图设计安全风险评估

    王彦林;吴泽生;

    结合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工程,详细介绍了东、西人工岛施工图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安全风险评估要求及其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条件风险评估,结构方案风险评估,施工组织风险评估,运营管理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针对施工图设计已经采取的相关措施,总结出东、西人工岛施工图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并提出了安全风险规避建议。

    2013年11期 v.42;No.390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桃花峪黄河大桥顶推施工方案设计与创新

    李艳哲;蔡红珍;

    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主桥为双塔3跨自锚式大跨度悬索桥,上部结构为整体钢箱梁。钢筋梁宽39m,纵隔板间距为18.4m,中心线梁高3.5m。全桥分为53个节段,钢箱梁质量16 180t。采用先梁后缆方案施工,钢箱梁采用54m高临时墩,多点、同步、连续顶推施工技术。具有顶推质量大,长度长,施工质量和线形控制要求高,河床摆动冲刷大等特点,在临时墩顶位移、顶推不平衡水平力控制、顶推平台的滑移方式设置等施工相对传统技术方面,有较大的提升和创新。

    2013年11期 v.42;No.390 69-7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桃花峪黄河大桥钢箱梁顶推摩擦副试验研究

    王同民;

    常规滑擦式摩擦副摩擦系数大,影响因素多。为了解决大跨自锚式悬索桥重型钢箱梁在高位单向多点长距离顶推条件下架设难题,应用摩擦学原理,通过力学性能试验,筛选MGE板。设计了能模拟实际工作状态的摩擦副试验装置,通过大量试验和数据采集分析,掌握了摩擦系数变化基本规律,研制出低摩阻的摩擦副结构,将最大工作摩擦系数降低至0.06以内。

    2013年11期 v.42;No.39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泰州大桥主缆施工安全技术

    蒋波;刘小勇;高亚琦;李漾;

    泰州大桥采用主跨跨径为2×1 080m的"三塔两跨"悬索桥桥型方案,创造了世界第一的W形主缆架设长度。对主缆施工安全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主缆施工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分析了先导索过江、主缆架设、紧缆施工、索夹及吊索安装、主缆缠丝等工艺的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泰州大桥通过采取合理、可靠的工艺及安全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2013年11期 v.42;No.390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水峪大桥上部构造施工技术

    郑华茂;张俊祥;万拥军;

    白水峪大桥总长770m,其中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箱梁,引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组合T梁,位于圆曲线上,施工难度较大。对白水峪大桥上部构造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其关键施工技术,即0号块的托架施工、箱梁的挂篮悬臂浇筑、箱梁的预应力张拉和合龙段的施工。桥梁的顺利合龙表明,白水峪大桥上部构造的施工技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2013年11期 v.42;No.390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施工方案中途改变的无背索斜拉桥监控方法

    王晓明;郝宪武;白絮;

    无背索斜拉桥是高次超静定自平衡体系,塔、梁内力与线形相互耦合,斜拉索拉力之间存在相干性。施工方案中途改变后,监控方案调整分析繁琐且计算量大,很难再满足目标成桥状态。引入无应力状态量,指出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在施工方案改变时的自适应性,采用弹性悬链线法计算无应力索长,解决了上述难题。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简单、快捷,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状态。

    2013年11期 v.42;No.390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斜拉桥锚板式锚固结构安装测量控制技术

    赵宁;赵富立;孙日双;

    青岛海湾大桥红岛航道桥索塔锚固区采用国内首创的锚板式锚固结构,定位精度要求极其苛刻。对平面控制采用2台全站仪对向观测,并时刻进行坐标比测;对标高控制采用三角高程控制测量方法,以提高锚板安装的定位精度,保证锚固结构质量。采用该项技术缩短了测量时间,满足测量规范要求。

    2013年11期 v.42;No.390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上悬索桥锚碇超大沉箱基础拖运安装施工

    孙艳明;郝胜利;

    大连南部滨海大道工程锚碇基础采用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沉箱结构,重约26 000t,为目前国内最大悬索桥锚碇沉箱基础。在悬索桥施工领域首次采用这种超大钢筋混凝土沉箱基础,其起浮、拖运及安装等工艺尚无先例可以借鉴,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得出各项参数,模型试验取得的各项参数与实际施工工况条件相结合,指导超大沉箱拖运安装施工。

    2013年11期 v.42;No.390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悬臂施工过程中箱梁水化热温度场研究

    刘芳平;周建庭;宋军;吴恒;

    结合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工程实例,对悬臂施工中箱梁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基于热量传导理论用Midas/FEA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箱梁水化热温度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箱梁底板、腹板温度随水化热发展,都经历了较快温升阶段,到达极值,然后进入缓慢温降阶段,具有水化热温度变化的一般性规律;混凝土浇筑后构件最大内外温差与其厚度和表面边界条件有关,构件厚度越大,表面散热越好,能达到的最大内外温差也越大;在目前混凝土水化热不能有效消除、水化热温变应力还不能单独监测情况下,施工中可采取措施增加箱梁与外界环境对流,降低结构散热速度,从而预防温度裂缝产生。

    2013年11期 v.42;No.390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活性粉末混凝土双向悬臂板跨中加载的抗弯性能研究

    司金艳;黄磊;王晓江;范良;肖锐;李彦滨;

    结合某组合结构的人行天桥试验工程,以天桥横向受力为设计控制工况,设计相关试验,探究活性粉末混凝土双向悬臂板在跨中加载时的抗弯性能。通过试验,了解配置了HRB500高强钢筋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双向悬臂板承受跨中荷载时的受力、变形特点和板件的破坏机理,以及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区别。并通过平面杆系和实体单元两种不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013年11期 v.42;No.390 101-104+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性研究

    付智;

    交通运输部新修订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12即将出版颁布执行,为了提升对高速行车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行驶安全性的理解和认识,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规范中与行车安全性直接相关的抗滑构造深度及摩擦系数的施工要求、检验标准、抗滑恢复等新规定,期待未来我国在高速公路上建造更多、更安全、更经济、更耐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013年11期 v.42;No.390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功能研究

    付智;

    交通运输部新修订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12即将出版颁布执行。为了提升对高速行车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新规范修订,系统地阐述了其舒适、安全、耐久的表面功能,期待未来我国在高速公路上建造更多、更安全、更耐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013年11期 v.42;No.390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正交试验的加筋土界面摩擦影响因素分析

    耿敏;窦远明;赵川;

    以河北省邢汾高速公路土工格栅加筋高填方路堤工程为背景,用正交设计表L18(37)安排了54组拉拔试验,分析了7个因素对加筋土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加筋土界面摩擦特性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上覆荷载、含水率、筋材距试验箱侧壁距离、拉拔速率、格栅类型、筋材水平埋入长度、干密度。其中,上覆荷载、含水率、筋材距试验箱侧壁距离、拉拔速率对筋-土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特别显著。通过分析筋-土界面拉拔摩擦系数与7个因素的关系,得到了各因素的优水平以及各因素在拉拔试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2013年11期 v.42;No.390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哈西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施工技术

    吴方华;李焕军;王海云;吴永新;刘源;

    结合哈西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公路客运工程,详细介绍了工程中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施工技术,包括预埋地脚螺栓施工,承台基础柱混凝土浇筑,型钢柱焊接,柱脚灌浆料施工,型钢梁柱吊装,型钢梁柱主筋施工等。本工程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技术,在满足设计和施工质量要求的同时,还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2013年11期 v.42;No.390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施工力学

  • 开洞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力学性能研究

    赵剑丽;段清星;赵伟;

    针对深圳梅山苑7号楼钢板剪力墙上开洞问题,对开洞闭口加劲钢板剪力墙进行了有限元研究,给出了不同开洞位置和不同开洞率钢板剪力墙荷载-侧移曲线,分析了开洞位置和开洞率对初始刚度、屈曲荷载和极限荷载的影响。研究表明,中间开洞对钢板剪力墙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可以采用线性公式计算开洞对钢板剪力墙初始刚度、屈曲荷载和极限荷载的折减。

    2013年11期 v.42;No.390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三区13号楼3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