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32335

综合述评

  •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截面构件研究现状

    赵一婕;张其林;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截面构件以其灵活的组合形式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在低层和多层住宅体系中被广泛应用,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设计规范仍较为缺乏。介绍了组合截面构件的特点和在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了此类截面构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规范设计建议,综述了国内外学者针对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截面构件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现今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013年15期 v.42;No.394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重大工程

  • 上海中心大厦施工过程数值分析与监测研究

    张其林;吕佳;李晗;赵昕;陈鲁;

    超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结构时变、材料时变、荷载时变等将对结构受力性能产生影响。为对超高层结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分析,以上海中心大厦实际施工过程为例展开研究。建立了考虑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同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长期监控;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调整有限元计算模型来预测后续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自振频率识别值比有限元结果偏小,混凝土材料时变对竖向变形及构件内力影响明显,考虑季节温差的竖向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

    2013年15期 v.42;No.394 9-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上海中心大厦纯悬挑幕墙支撑体系测量定位技术

    杨贵明;徐向东;郎灏川;于庆洋;

    上海中心大厦高632m,采用双层幕墙系统,外形通过幕墙支撑旋转进行调节,施工测量工作量大,现场工况复杂。针对上海中心纯悬挑幕墙的特点,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技术、内业数据与BIM进行比对;介绍三维控制网的建立、幕墙支撑的制作、现场吊装过程中精度测量校正和幕墙转接件安装精度控制等相关技术,为保证幕墙板块的顺利安装,实现上海中心大厦外柔性垂直螺旋体形态的外观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15期 v.42;No.394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超高层建筑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节点优化

    陈晓波;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由于组合楼板板底凸凹不平、功能类型复杂、电梯井及机电管井较多,常规节点形式无法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在组合楼板梁板体系下,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与压型钢板连接、与钢梁连接、井道隔墙以及隔墙表面湿贴5种特殊工况下节点优化处理措施,对提高整个隔墙系统的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15期 v.42;No.39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IM实施的工程质量管理

    李亚东;郎灏川;吴天华;

    如何将BIM技术应用在工程中是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BIM辅助下的质量管理,对工程参建方都能提供很多便利。指出了其实施要点和关键数据处理。结合上海中心超高层工程应用实践,介绍了基于BIM实施的质量管理思路,提出材料设备管理和现场质量管理是主要的实施重点,并重点举例说明了现场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数据要求。

    2013年15期 v.42;No.394 20-2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37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0 ] |[阅读次数:3 ]

安装工程

  • 西宁曹家堡机场T2航站楼钢结构安装技术

    薛鹏飞;卜延渭;段文歌;

    西宁曹家堡机场T2航站楼钢结构工程具有气候环境恶劣、现场条件极为有限、桁架结构复杂、倾斜钢柱安装难度大、结构稳定性差等特点。根据工程总体施工计划和工程特点,屋盖钢结构采用分段拼装、原位安装的施工方案。重点介绍了起重机械配置方案、支撑格构架设计方案、钢柱和桁架的吊装方案、测量控制方案。实践证明,所采取方案保证了桁架安装满足要求。

    2013年15期 v.42;No.39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2航站楼钢结构安装技术

    罗执军;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2航站楼屋架钢结构为大跨度曲面空间网架结构,结构中部采用复杂的四叉树形柱,两侧为Y形柱,柱顶采用抗震向心关节轴承连接节点,结构形式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现场条件,网架屋盖采用滑移脚手架和局部满堂架相结合的高空散装方案。重点介绍了大跨度曲面空间结构安装精度控制措施、滑移脚手架的应用等施工工艺及通过施工过程一体化分析建造技术确定空间复杂结构最优施工方案的应用。

    2013年15期 v.42;No.39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2航站楼大面积双曲倾斜屋面网架施工技术

    张志威;杨忠亮;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2航站楼屋面为钢柱支撑双层双曲面焊接球钢网架形式,最大跨距60m,安装高度达43.7m,整个屋面投影面积达102 050m2,具有造型复杂、面积超大、安装困难、工期紧、体量大等特点。施工中为保证安全、快速、高质地完成,通过对既有的液压提升技术进行改进,采用倾斜网架液压非同步提升翻转施工技术,降低了安全隐患,节约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解决了大面积复杂造型屋面网架安装难题。

    2013年15期 v.42;No.39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淳安县千岛湖秀水广场异形钢结构构件制作技术

    葛崇华;黄修生;闫坤;

    淳安县千岛湖秀水广场钢结构工程由走廊和祥云两部分构成,其祥云飘带为空间扭曲桁架结构,为国内首创。异形钢结构的制作方法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曲面H型钢构件、曲面圆管、圆端管等异形构件制作工艺,构件焊接、火焰矫正、端部加工、清磨等工艺,成功解决了异形构件加工等一系列难题,达到了异形钢结构的制作技术要求。

    2013年15期 v.42;No.394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控国际广场超高空屋顶空间网架施工技术

    吕运星;陈曾;张磊;王永年;

    海控国际广场项目建筑高度249.7m,其结构标高213.700~249.700m为拱形空间异形网架结构。该部分结构体系复杂,单拱最大跨度36.2m,最大高度36m,且处于超高空施工,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决定采用无胎架支撑安装方法。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证明该方法可行,并将施工监测数据与施工模拟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反馈,保证施工安全性。对比实施方案证明无胎架施工减少了施工措施投入,施工更加经济、快捷。

    2013年15期 v.42;No.39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杭州东站大型无缝双曲面不锈钢幕墙系统温度效应研究

    雷克;贾斌;杨彬;杨宗林;张其林;陈德毅;

    系统介绍了杭州东站立面钢结构斜柱拟采用的外包大型无缝双曲面不锈钢幕墙结构体系,并对施工现场的样板体系在春、秋两季进行了应变实测,研究了由温差所导致的不锈钢面板温度应力和龙骨的内力效应,验证了该结构体系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样板段的幕墙面板、龙骨和主体钢结构斜柱计算模型,对其在实测温差工况下的应力、内力及变形进行了计算。实测与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幕墙面板Mises应力实测值较计算值偏大,龙骨轴力结果较接近,各测点的温度效应变化趋势相同,实测与计算结果总体吻合较好。对该样板段幕墙体系在极限温差为40℃的工况作用下的温度效应做了进一步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幕墙面板应力未超过其屈服强度,高应力区主要集中在与塑形龙骨连接的位置。综合实测和计算结果对该幕墙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2013年15期 v.42;No.394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球面棱锥式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技术

    徐晓博;赵倩;李传辉;李慧莹;

    广州亚运工程之一——广州从化温泉养生谷流溪广场景观工程首次应用了球面棱锥式玻璃幕墙结构。结合工程实际,从设计理念、幕墙造型、节点设计和幕墙安装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球面棱锥式玻璃幕墙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创新点和技术难点。三维活动节点使球面棱锥式玻璃幕墙具有三维变形的特点,使球面棱锥式玻璃幕墙变形和球面网壳主体结构变形相协调,有效消除了主体结构变形引起的附加内力和变形,使幕墙结构处在简单的受力状态,延长了玻璃幕墙使用寿命和防水维修周期。

    2013年15期 v.42;No.394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石材幕墙中面板连接方式研究

    任禄;

    目前国内石材幕墙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求幕墙具有良好的可拆卸性能,幕墙面板连接节点至关重要。主要对石材幕墙中面板的钢销式、短槽式、通槽式、小单元式、背栓式连接方式进行介绍,并对幕墙面板常用连接方式进行受力分析,总结相关试验的结论。定性比较了常用连接方式的性能,总结出各种构造的设计特点,以便于在不同工程中使用。

    2013年15期 v.42;No.39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50m高底部销接的幕墙钢柱施工技术

    苏建华;

    结合广州市电视台新址工程50m高底部销接的钢柱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钢柱安装精度的施工措施,同时对钢柱安装过程中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验算,然后给出了钢柱在高空临边作业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且对施工过程的钢柱位置变化进行了监测。实践证明,与搭设多排内排栅作为施工平台相比,该工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造价更低、施工速度更快,同时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2013年15期 v.42;No.394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型PC百叶板外墙装饰施工技术

    赵小平;梁羽;王蕾;方家福;汪文东;

    天津团泊新城国际网球中心一期工程为圆形建筑,外立面主体为钢结构且为倾斜状。经过探讨、试验、对比分析,最后选择PC百叶板的可调连接装置代替传统幕墙施工工艺。介绍了PC百叶板可调连接装置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操作要点,详细介绍了PC百叶板幕墙的安装工艺,总结了PC百叶板可调连接装置的施工关键技术和创新点以及主要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现场可操作性强,节约材料,为绿色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3年15期 v.42;No.394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倒置保温层铝板轻质屋面施工新技术

    向伟明;童华炜;周艳杰;

    倒置保温层铝板轻质屋面是以优质轻钢龙骨作为骨架,以铝板作为面板,并在面层铝板和底层铝板之间填充玻璃保温棉且面层铝板具有氟碳漆表面涂层的新型节能屋面。介绍了该施工技术的特点和原理,详细阐述了屋面的施工工序,提出了质量控制和产品保护措施,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该技术针对倒置保温层铝板轻质屋面施工工法的研究进一步提出屋面的平整度控制、保温隔热性能的持久稳定性、提高屋面防水、泄水性能等施工措施,从而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年限等创新研究内容。最后对该技术进行了总结。应用结果表明,该屋面系统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防水、保温性能好等特点,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提高了经济效益。

    2013年15期 v.42;No.394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吊篮补偿支架在某出屋面幕墙安装中的应用

    李永明;潘玉珀;王怀瑞;殷玉来;

    针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医技楼工程建筑外立面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吊篮补偿支架,保证了吊篮安装的可靠性,同时满足了施工工期的要求。介绍了不同部位吊篮补偿支架的施工工艺,总结了补偿支架安全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该技术保证了出屋面幕墙顺利施工。

    2013年15期 v.42;No.394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吊柱式钢屋盖胎架法施工技术

    黄健;

    吊柱结构形式与普通的梁柱结构形式不同,其传力途径为梁板结构→吊柱→大梁→立柱,吊柱的设计受力状态是受拉柱。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胎架法进行吊柱式钢屋盖安装施工的工艺要点和质量保证措施。实践证明,通过胎架支撑的合理设计、吊柱及桁架受力分析、胎架逐步拆除等技术措施,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013年15期 v.42;No.39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冶金工业厂房屋架在不停产条件下加固技术研究

    郑育新;

    冶金工业厂房屋架出现安全隐患时,应进行加固处理,按以往常规方法,加固施工必须从地面往上搭设脚手架,脚手架阻挡了车间内吊车的水平运行,迫使厂方停产加固,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预应力桁架式脚手架技术,加固施工用脚手架不从地面上搭设,也不将脚手架荷载作用于有安全隐患的屋架上,施工期间不影响吊车的正常运行,保证了厂方的正常生产。

    2013年15期 v.42;No.394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安哥拉某倒锥壳水塔高空现浇水箱施工技术

    曲成平;杨苏春;王卫国;黄翠翠;杨润峰;

    安哥拉国内的倒锥壳水塔水箱多采用预制提升工艺安装,渗漏情况比较严重。为了改善不足,参照水箱提升工艺,经过计算不同工况荷载,设计出可整体提升的悬挑斜桁架支撑体系,从而实现了某倒锥壳水塔水箱高空现浇施工。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桁架系统设计、桁架提升准备、桁架整体提升、桁架固定、高空现浇、桁架拆除等施工步骤。通过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悬挑斜桁架支撑体系下高空现浇倒锥壳水塔施工技术,达到提高施工安全性、质量易控制、提高可操作性的目标。

    2013年15期 v.42;No.394 78-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跨高位重型起重机钢梁整体吊装技术

    金燕;苏茂福;姜威;

    烟台来福士20 000t固定桥式起重机的横梁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起重机钢梁。施工中采用"预留吊装凹槽、地面整体组装、液压同步提升、液压滑移就位"的施工工艺使钢梁吊装成功。在总结施工难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基座设计、基座施工、整体组装、液压提升、滑移就位、计算机同步控制技术及钢梁稳定保证措施。

    2013年15期 v.42;No.394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文摘

  • 南广铁路鼎湖特大桥永久性钢管桩基国内首创

    <正>南广铁路鼎湖特大桥最后一个桥墩浇筑完成,这标志着该项目攻克最后一个控制性节点,为全长9.6km的鼎湖特大桥全线贯通打下良好基础。该大桥跨长利涌区域施工时,由于地质十分复杂,施工人员勘探时,勘探深度达地下近200m仍找不到持力层。最后施工方通过优化技术方案,采取了国内首创的、以钢管桩基作为永久性桩基代替常规混凝土桩基的技术,顺利攻克了这一堪称"世界性的地质难题"。

    2013年15期 v.42;No.394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津117大厦主塔楼已破百米

    <正>随着地上19层钢板剪力墙的最后一个区段混凝土浇筑完毕,中国结构第一高楼——117大厦主塔楼结构于2013年7月25日达到103.11m,顺利突破百米大关。117大厦核心筒模块化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共需完成128次顶升,目前已顶升15次。目前,117大厦主塔楼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已完全进入5d一个标准层的快节奏施工阶段,同时也标志着117大厦真正意义上步入"快增长"时期。按照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主塔楼于2014年

    2013年15期 v.42;No.394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嘉绍跨江大桥建成通车

    <正>2013年7月18日上午,由中交二航局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承建的世界最长最宽多塔斜拉桥——嘉绍大桥举行通车仪式。这标志着历经4年多建设的嘉绍跨江公路通道工程建成,长三角高速公路网迎来了全面提速的新阶段。7月19日零时,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嘉绍跨江公路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的主要路段,也是继杭州湾跨海大桥之后,穿越杭州湾的第2个通道,全长69.5km,总投资139.8亿元。工程分为南、北接线和嘉绍大桥3个部分,其中嘉绍大桥长10.1km,主桥全长2 680m,宽55.6m,设计为5跨428m的六塔

    2013年15期 v.42;No.394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十一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

    <正>2013年7月9日,第十一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获奖工程名单具体如下。1)建筑工程(12项)天津环球金融中心;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深圳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场馆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站房工程;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区文化中心;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客运大厦);山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华能大厦;中国石油大厦;广州塔。2)桥梁工程(3项)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杭州九堡大桥;重庆嘉悦大桥正桥工程。3)隧道工程(4项)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包家山隧道;六安至武汉高速公路大别山隧道群;锦屏水电枢纽工程锦屏

    2013年15期 v.42;No.394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奥会议中心施工难度超鸟巢2014年7月竣工

    <正>青奥会议中心是南京施工难度最大的青奥场馆建筑,难度超过鸟巢,2014年7月建成后将是南京最具现代感的建筑。青奥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19.4万m2,地上6层,地下2层。整个青奥会议中心高46.9m,用钢量4.5万t,2.4万件钢构件中,最轻的构件重30kg左右,最重的构件达350t。结构自重绝大部分靠404根巨大的"束筒"支撑起来,"框架-束筒"的建设体系为国内首创。南京青奥中心外形设计呈流线形,没有标准化单元,2.4万件钢构件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而为达到建筑设计效果,青奥会议中心工程不仅仅安装"挑

    2013年15期 v.42;No.394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下工程

  • 现浇薄壁灌注桩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李宇进;

    通过介绍大直径现浇薄壁灌注桩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及在基坑支护中的成功应用,并与不同直径的实心灌注桩进行分析比较,证明该桩型在大直径、薄壁这两个构造方面的改善,使其抗弯、抗压能力得以提高,以此指出其在地基基坑支护工程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2013年15期 v.42;No.394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燥热临海地区桩基负极保护施工技术

    王力尚;许辉;田三川;梁志国;

    结合位于中东燥热地区的超高层办公楼项目——AL Hikma Tower,研究了阿联酋燥热临海地区桩基负极保护施工技术。该技术是针对施工初期桩头剔凿时发现桩头钢筋外露现象提出的,即利用电化学保护方法阻止桩基钢筋腐蚀。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原理、施工工艺、机具设备、质量控制措施、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实践证明,外加电流负极保护法的实施不仅攻克了工程遇到的巨大技术难关,保证项目基础顺利施工,而且社会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013年15期 v.42;No.39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岩溶地区复杂地基处理及不均匀沉降控制研究

    唐红;周峥嵘;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处理不当会造成安全问题或施工困难、造价提高等不良后果。以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分析了场地局部存在上覆土层较厚的土洞、岩溶裂隙破碎带,且土洞及岩溶裂隙破碎带周边存在软~可塑粉质黏土层的地基处理技术及考虑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基础沉降。通过设置后浇带,不均匀沉降得到较好控制。

    2013年15期 v.42;No.394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松散回填土场地柔性墩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

    何国富;张玲云;韩根荣;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大面积高填方多采用砂砾质残积黏性土作为回填材料,辅助强夯进行地基处理。天然残积黏性土本身具有孔隙比大、压缩性低、遇水软化和易崩解的特点,而经搬运后用作大面积回填时,其孔隙比更大,压缩性增大,虽经分层碾压,但土层颗粒仍为松散状态。由于南方地区多为晴热干旱和多雨的气候条件,土的饱和度变化较大,造成强夯法地基施工时,极易形成或塌孔或吸锤等施工问题的不断转换,严重影响地基加固效果。为此,在普通强夯法施工工艺加固地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强夯夯坑内回填同类残积土,经二次复夯形成柔性置换夯墩的地基处理方法,并采用多遍点夯之间回填、休止、复夯逐步递进的特定施工工艺流程,解决了此类场地强夯施工困难、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施工方便,消除了塌孔、吸锤等现象;处理后的地基场地均匀,承载力大幅提高,变形小,能有效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013年15期 v.42;No.394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道不断流工况条件下立体交叉结构施工

    肖鹏;

    上海外滩地区交通枢纽综合改造工程中,东西通道4标段洋泾港节点为4层交通体系交叉点,由上至下包括新建洋泾港桥、洋泾港河道、东西通道地下部分、14号线盾构穿越。施工中采取断航限流的施工方案,即筑拦河围堰,敷设导流管,筑临时道路,基坑全断面施工。指出了保障通航安全措施和防止污染措施等,保证了在洋泾港不断流、主干道交通不中断前提下顺利完成东西通道和洋泾港桥结构施工。

    2013年15期 v.42;No.394 100-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软土地质条件下树根桩技术在保护邻近顶管施工地下管线中的应用

    杜小萍;郝鑫;赵建立;

    在上海市白龙港南线输送干线完善工程中,邻近顶管出洞口位置有1条600mm上水管线,顶管施工期间必须进行保护。首先介绍了工程遇到的问题,然后介绍了采取的树根桩保护技术措施。监测数据表明,顶管出洞施工过程中,树根桩对该上水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沉降数据均在允许范围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年15期 v.42;No.394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盾构隧道漏泥砂后结构响应分析

    方德霖;

    天津地铁津滨轻轨漏泥砂事故致使软土盾构隧道产生了不均匀沉降,导致隧道结构产生了次生变形和结构内力。依据弹性地基理论,对高斯地基纵向沉降曲线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此次事故后隧道结构纵向沉降拟合曲线,进一步得到隧道结构次生内力分布。结果显示,此次事故造成的最大次生弯矩为6 000kN.m、剪力为1.4kN,位于漏泥砂处;现场调查发现,漏点前后7~12环处,拱顶管片内侧裂损严重,且为受压破坏。对比现场调查,沉降曲线反映的事故后的结构响应是可靠的,同时分析了粘钢法加固后的稳定性。

    2013年15期 v.42;No.394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信息化

  • 施工安全的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李峰;王居林;张颖;

    由于施工资源(人员、设备、材料)的数据十分庞大,对其收集、分析以至进行可视化操作较为复杂。近年来,随着远程数据传感器和智能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出现了一些数据可视化工具。本文从3个案例出发,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收集、记录数据与可视化管理的方法,提出了从实时定位传感器到实时数据可视化平台之间数据流传递的框架。结果表明:施工现场操作可以实现实时可视化,有利于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同时也极大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2013年15期 v.42;No.394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科技短文

  • 大面积预应力楼板跳仓施工技术

    王可勇;

    <正>1工程概况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航站楼工程7.885m标高楼板轴线尺寸为255m×115m,属超长、超宽混凝土结构。结构概况:梁内为有黏结预应力钢筋;板内为无黏结预应力板带;有6条施工后浇带。预应力同一张拉段内被后浇带分隔,后浇带未封闭且封闭后未达到设计强度时,预应力筋不可进行张拉。鉴于以上原因,通过结合跳仓法施工,取消后浇带。2施工工艺流程楼板分仓划分→对分仓后结构进行施工过程水化热、收缩应力分析→确定每仓浇筑顺序与最后一仓的温度→按分仓布置预应力筋,安装钢筋模板→分仓缝隔离网安装→混凝

    2013年15期 v.42;No.394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三区13号楼3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