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向民;许清风;张富文;
进行了10个粘贴竹板与木材黏结拉伸试件的试验研究,研究参数包括竹板加工方式、竹板黏结长度、竹板黏结宽度等。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试件黏结破坏模式、竹板应变发展及分布规律、黏结界面应力分布特点、不同破坏模式下局部黏结剪应力-滑移曲线,并对影响黏结性能的各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为相关数值分析和工程实践提供了技术依据。
2013年16期 v.42;No.39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春江;李向民;侯凤国;许清风;姜震宇;
首先对不同加载方式和不同加固模式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H型受弯钢梁进行了2组对比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扩展有限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建立了CFRP加固H型钢梁的有限元模型,应用该数值模型分别分析了CFRP布加固无损伤和有损伤H型钢梁的极限承载力、胶层界面应力和开裂损伤等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展有限元法对CFRP加固受弯钢梁力学性能的研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2013年16期 v.42;No.395 5-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卓琳;蒋利学;
进行了2片未加固和4片碳纤维布加固的低强度空斗墙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空斗墙加固前后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三斗一眠空斗墙的抗震性能优于全空斗墙体;采用X交叉形式对空斗墙进行抗震加固能取得较好加固效果。建议实际工程中采用X交叉形式对空斗墙进行抗震加固,两端粘贴竖向碳纤维布加固空斗墙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3年16期 v.42;No.395 8-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昊;朱春明;吉峰;姜浩;
对两层两开间1∶2砌体结构空间模型采用后加内嵌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加固后,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同时与已有构造柱-圈梁的砌体结构空间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砌体结构采用内嵌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加固具有良好的抗震承载能力和延性,与原有构造柱-圈梁的砌体结构相比,抗震承载力及延性相近。
2013年16期 v.42;No.395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密;姜浩;郑昊;
某钢-木混合结构的老建筑1~2层为铸铁柱、钢梁结构,3~5层为木结构木格栅楼面,梁柱节点均为铰接设计。采用整浇刚性节点将1层4根铸铁柱拔除,并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控。结果表明新增托梁应变、挠度均较小,拔柱前后周边钢柱无新增倾斜及不均匀沉降,该设计方案及施工控制合理可行。
2013年16期 v.42;No.39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向东;
某新建图书馆为5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 334.85m2,混凝土为现场搅拌,其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保证使用安全,采取局部拆除返工、加大截面法加固和调整使用功能等综合加固方案,对混凝土框架柱、梁、板和楼梯等构件进行了加固,工程完成后进行了静载实荷试验,并使用探地雷达检测地基缺陷。重点介绍了结构检测、实荷试验、加固设计和施工等。
2013年16期 v.42;No.395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鄢长;张恩泽;陈曾;武科;王冬冬;洪辉;
结合海控国际广场B座旧楼加固改造施工,介绍了该工程加固改造主要节点的设计与施工,包括加大截面法,粘钢法,钢绞线加固法,新增构件,对钢结构的除锈加固等措施。综合成本考虑,各节点部位通过以上不同施工方法的实现,并进行优化,工程最终完成改造。结果表明,结构实体验收合格,达到了使用要求。
2013年16期 v.42;No.395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运星;张磊;王永年;穆青山;武科;
屈曲约束支撑具有良好的延性与滞回性,克服了传统支撑体系受压屈曲的缺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中逐渐应用。海控国际广场项目A座结构35~50层外框角部均使用屈曲约束支撑作为结构抗侧力耗能构件。通过介绍该工程中屈曲约束支撑的应用,对该类工程施工的常见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2013年16期 v.42;No.39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段春伟;王涛;
基于功能要求的改变和成本考虑,需采用新增框架柱对某既有建筑进行加固与改造。结合某工程实际,从业主要求、场地条件等方面考虑,并对新增框架柱基础进行分析和对比,确定采用桩基础施工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桩基础施工流程、关键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确保基础桩的承载力,并满足加固改造要求。
2013年16期 v.42;No.39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明;商冬凡;曾黄荣;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对农村校舍建筑进行抗震鉴定的基本思路,在进行抗震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性鉴定,对鉴定结果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加固设计。结合抗震鉴定结果和加固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楼的抗震加固和安全性加固措施及施工关键技术。该工程经加固施工后已使用两年,结构使用状况良好。
2013年16期 v.42;No.39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世民;罗祝君;史宏彦;
近些年,由于各种原因,桥梁病害情况日趋严重。考虑到造价的影响,对旧结构加固补强往往是很值得推荐和工程上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分析桥梁病害和常规加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工程检测和计算分析,提出了增大截面面积、植筋、施加竖向体外预应力的综合施工技术,并详细介绍了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结果表明,采用该综合加固技术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2013年16期 v.42;No.39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俊荣;华瑞平;孙博;林家炜;张小伟;
人防工程面临大量的已建工程的改造问题,采用平战转换措施对于人防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防工程的现状特点,工程平战转换,特别是已建工程的平战转换改造尚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包括人防的规划、抗力标准、平战转换的战术技术要求、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已建工程改造措施的推广应用等问题。结合国内工程改造加固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并介绍了适合于人防已建工程的平战转换改造加固的主要技术措施。
2013年16期 v.42;No.395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二军;曹兆娜;杨勇;韩振勇;赵殿峰;
在分析移位工程对移动支座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比较了滚轴、滑动支座和轮式拖车3种移动支座形式的特点,结合福建濠景大厦组合路线平移工程,讨论了大体型建筑物移位工程中移动支座的选型过程,提出改进的可调式滑动支座构造,简单介绍了可调式滑动支座的位移调控系统的组成,并针对移位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2013年16期 v.42;No.395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国雄;
结合济宁贵和购物中心整体顶升工程和某高层建筑顶升纠偏工程,介绍了建筑物大位移顶升工程中的托换结构、顶升设备以及顶升稳定性和同步性的控制。结合深圳某高层建筑顶升纠倾工程,介绍了大体量建筑物顶升纠倾工程中的基础加固、设计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2013年16期 v.42;No.395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刘军生;曹晓辉;郭丽娟;马鸿瑶;张鹏;
滑移隔震技术在我国新建建筑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利用隔震技术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也有一定的应用。在砖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中使用隔震技术可以缩短工期,降低加固恢复费用。以建筑物滑移隔震技术为基础,介绍了砌体结构使用滑移隔震技术加固的施工方法,为砌体结构滑移隔震加固提供了参考。
2013年16期 v.42;No.39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管立加;万玉岩;庄江波;陈立志;
某民用建筑紧邻运营地铁线路,为确保地铁经过时,减轻地铁振动对该建筑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确定采用弹簧隔振器进行整体隔振。结合工程实际,详细介绍了国内首例民用工程采用整体隔振技术中弹簧隔振层施工技术,重点叙述了施工工序、支撑系统设计搭设、弹簧隔振器安装等施工工艺和采取的措施。监测结果表明:弹簧隔振器已经起到隔振控制的作用。
2013年16期 v.42;No.39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启华;项建国;刘俊龙;娄建永;
CA砂浆专用于长期处于设备荷载作用下的特种工业厂房的混凝土结构层中,作为各种构件的减振处理,多层厂房楼板层植入CA砂浆减振施工技术涉及搅拌工艺设计、特定的投料顺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设置。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CA砂浆减振技术的应用。
2013年16期 v.42;No.395 61-6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8月3日上午,随着大厦主体结构最后一根钢梁吊装就位,上海市最大工程项目———"上海中心"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按计划达到125层,580m的高度。经过5年的建设,"上海中心"完成了阶段性建
2013年16期 v.42;No.395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近日,由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二局)承建的国内第一、全球第三个秀场项目———武汉秀场项目屋顶钢桁架整体顺利升顶合拢。此次提升的屋顶钢桁架长81m,宽58m,重达
2013年16期 v.42;No.395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伴随我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成为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创新成果发布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施工技术》杂志刊登的以高层、超高层建筑(含高耸构筑物)为题材的科技论文多达500余篇,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推广科研成果,提高学术论文质量,本
2013年16期 v.42;No.395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8月8日,舟曲峰迭新区建成启用仪式在峰迭新区体育场举行。峰迭新区是舟曲灾后重建3个安置区中最后启用的一个,这标志着舟曲灾后重建任
2013年16期 v.42;No.395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中阿博览会永久性会址宁夏国际会议中心,是专门为中阿博览会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也是宁夏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标志性建筑。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6.4万m2,项目主要包括350座的会议厅、1 500座的剧场式会议厅、600座的阶梯报告厅和可
2013年16期 v.42;No.39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8月8日,绿地集团在江西南昌斥资300亿投建的大型综合体———绿地南昌国际博览城项目正式开工奠基,该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上述绿地南昌国际博览城是江西省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南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引领项目,
2013年16期 v.42;No.39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8月13日,沪昆客运专线为云南首条时速250km的高速铁路,其最长隧道、重点控制性工程壁板坡隧道平导建设成功突破10 000m,此突破为壁板坡隧道正洞贯通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位于滇黔两省交界处的壁板坡隧道全长总计14 756m,为沪昆高铁线Ⅰ级风险隧道之一,也是沪昆高铁
2013年16期 v.42;No.395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森;王跃军;
将废弃泡沫玻璃加工成泡沫玻璃骨料,在对比分析该骨料与普通轻骨料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用于节能屋面的保温构造、热工计算参数的选取、施工工艺流程、详细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施工注意事项,并进行了试点工程应用。工程实际应用结果验证了废弃泡沫玻璃用于屋面节能工程的可行性,并能有效满足屋面保温需求和防火安全要求。
2013年16期 v.42;No.39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赟;张晓勇;韩淼兵;陈海洲;陈华;
某厂房工程外墙板施工采用大跨度超厚无檩体系平钢板岩棉夹芯复合板外墙施工技术。详细介绍了平钢板岩棉夹芯复合外墙板的成品运输、吊装工艺、施工要点、墙板细部节点处理及成品保护。通过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解决了墙板施工时操作难度大、施工精度要求高、细部节点复杂、安全措施实施难等难题。
2013年16期 v.42;No.395 68-7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党金忠;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外墙外保温选用硬泡聚氨酯复合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体系。详细介绍了硬泡聚氨酯复合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特点和优点、主要材料性能指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措施等。结果表明:硬泡聚氨酯复合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体系施工简便,整体保温效果良好。
2013年16期 v.42;No.395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书廷;
基于使用功能及节能需要,对某既有办公建筑进行装饰节能一体化改造,考虑保温层的设置和砖墙不宜安装钢骨架等因素,采用无框干挂石材灌注保温砂浆技术进行处理。详细分析了无框干挂石材灌注无机保温砂浆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技术的构造和材料性能要求,并对其具体施工流程及验收标准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2013年16期 v.42;No.39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铭真;李珠;刘元珍;赵林;
玻化微珠发泡保温板是一种导热系数低、A级防火的新型无机保温板材。试验对原材料对玻化微珠发泡保温板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最优配合比。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测定不同玻化微珠、二氧化硅气凝胶和外加剂掺量下的玻化微珠发泡保温板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玻化微珠发泡保温板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因素顺序为:玻化微珠>二氧化硅气凝胶>外加剂。玻化微珠对导热系数影响显著,二氧化硅气凝胶和适量外加剂可弥补保温材料掺量增加引起的强度损失。
2013年16期 v.42;No.395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柴亚丽;宋志强;李珠;赵林;
玻化微珠承重保温混凝土是一种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具有保温隔热、安全、节能、力学性能良好等特点。通过对其流动性、匀质性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玻化微珠性能、温度变化和掺和料用量对玻化微珠承重保温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合适的配合比。
2013年16期 v.42;No.395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峰;张泽平;李珠;
为了解C40强度等级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在经受高温后的抗压强度情况,将立方体试件加热至100,300,400,500,600和700℃6个温度级,分别采用自然冷却和浇水冷却方式冷却,自然养护7d后进行了静压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了温度和冷却方式对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关系及拟合曲线。
2013年16期 v.42;No.395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妙平;
自洁型铝质金属复合屋面具有质量轻、耐久性好、美观和环保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结合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优化金属屋面构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确保了建筑屋面外观完整及装饰效果,并在施工中对蜂窝铝板加工工艺和施工构造进行改进,使其具有自洁特性,大大降低了建筑屋面后期维护费用,并取得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降噪的效果。
2013年16期 v.42;No.395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永刚;
某新建住宅建筑物建在人防地下室上面,由于人防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在建筑物首层地面和人防地下室顶板之间须加设管道层。由于设计或者施工问题,导致管道层潮湿甚至积水,引起首层地面和墙体返潮,直接影响居民使用。针对带人防地下室住宅首层地面的返潮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
2013年16期 v.42;No.395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生元;
某地下通道连接处应预留变形缝实际按施工缝施工,导致地下通道连接处混凝土底板、墙板和顶板变形缝两侧具有明显的渗漏水现象。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渗漏水的原因,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突出了选材在治理渗漏水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总结本工程治理渗漏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2013年16期 v.42;No.395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霍龙;袁周记;汪仲琦;
波形沥青防水板作为下覆层在坡瓦屋面中应用,除具防水功能外,同时具备通风、除湿、隔热等功能。结合波形沥青防水板在西柏坡某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了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了波形沥青防水板节点处理质量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波形沥青防水板能确保防水质量,缩短工期,并降低造价。
2013年16期 v.42;No.395 98-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桂秀;李红光;
豫西地坑院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从选址、整体设计到构造施工一套完整的防水排水体系。通过对豫西地坑院的深入调研,总结豫西地坑院在建筑防水排水方面独特的理念、设计及构造,为当代建筑地下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地坑院的排水设计要点集中在控制汇水面积,防止雨水倒灌的"堵"、窑顶雨水的"排"和地下院落雨水的"渗";防水要点集中在用便于取材的建筑材料、简单易行的修建技术对重点防水部位的保护。
2013年16期 v.42;No.395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