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32335

高层建筑

  • 超高层建筑又好又快建造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令狐延;周冲;赵卓;钟志平;

    简要介绍了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结合广州西塔、深圳京基100、广州东塔、厦门怡山商业中心等超高层项目施工管理的实际经验,探讨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超高层建筑的合理快速施工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以实现对超高层建筑又好又快的建造。

    2013年18期 v.42;No.39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武汉中心工程柱顶后置架空钢平台设计与施工

    武超;邓伟华;周杰刚;王开强;蒲勇;

    武汉中心工程中纯地下室区结构柱顶后置架空钢平台作为重型钢构件堆场,从堆场钢平台设计思路的提出、加固方案设计、结构计算、加固实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武汉中心重型钢构件堆载架空钢平台设计与施工及局部楼板临时加固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重型堆场设计思路。

    2013年18期 v.42;No.39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武汉中心工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总承包深化设计管理

    李鹏;武超;熊巧华;

    以武汉中心工程为例,提出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深化设计重点及难点,分析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结构总承包深化设计过程中各方的协调沟通管理,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施工注意事项。总承包深化设计管理过程中吸取了较多工程的施工经验,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总承包深化设计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3年18期 v.42;No.397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武汉中心工程非落底式止水帷幕深基坑降水技术研究

    周鹏华;周杰刚;李继承;李鹏;王健;

    以武汉中心深基坑工程降水为例,介绍了非落底式止水帷幕深基坑降水技术在武汉地区长江Ⅰ级阶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与效果,分析了降水对土体稳定性、土体强度的提高作用和对支护结构的有利影响,最后对降水效果进行了评价。

    2013年18期 v.42;No.397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贵阳双子塔东塔地下6层山砂混凝土底板温度监测

    李新刚;曲清飞;韦永斌;吴能淼;聂晓鹏;后超;王月敏;

    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智能温度监测技术对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控,实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控制温差,使温差控制在规范范围内,减小了混凝土的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有害裂缝的发生,保证了施工质量。

    2013年18期 v.42;No.397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依山而建高落差倾斜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罗宗礼;刘睿;胡畔;吴小鑫;

    以贵阳花果园办公一号楼依山而建高落差倾斜结构建筑物为例,阐述了此类依山而建复杂工程中超厚大斜率剪力墙施工关键技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斜钢柱施工技术、超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二次转角施工关键技术、大跨度超大截面钢板墙梁施工关键技术、依山倾斜超薄剪力墙施工关键技术、山地大直径微变形减振桩施工关键技术等。最终保证了复杂环境中依山而建倾斜结构在合理工期内的安全施工。

    2013年18期 v.42;No.397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天津高银117大厦底板温度场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

    庞二波;王艳;罗作球;吴俊龙;袁启涛;

    以天津高银117大厦超大筏板工程为研究背景,介绍了该工程的概况及混凝土性能要求,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对两种C50配合比混凝土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并对工程现场进行了温度监测。结果表明采用ANSYS数值模拟可以指导温度监测点的布设,并得到与监测结果吻合度高的中心点温度发展规律。

    2013年18期 v.42;No.39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重庆江北嘴金融城3号工程施工技术

    黄红政;张文友;张宏林;戴书生;赵济生;

    在重庆江北嘴金融城3号工程施工中,采用超高升降外架,施工电梯直接安装在多层地下室顶板上,以及厨房、卫生间预埋排水接头管等实用施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现场实际施工难题,达到安全生产,保证了工程质量。

    2013年18期 v.42;No.397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汉国城市商业中心避难层施工中的应用

    乔会丹;罗晓生;闫冲冲;樊凤莲;

    结合汉国城市商业中心工程避难层施工工程,针对工程中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利用BIM技术进行问题解决,并提出解决措施。本次BIM技术应用主要从技术应用流程及其在避难层施工中起到的作用、解决的问题为思路线索进行阐述。

    2013年18期 v.42;No.397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文摘

  • 连续刚构亚洲第一高墩在旬邑封顶

    <正>2013年9月8日,在旬邑县城西南2km处,具有"连续刚构亚洲第一高墩"之称的咸旬高速公路三水河特大桥14号主墩实现顺利封顶。该墩高达183m,相当于60层楼高,比计划封顶时间提前了28d。咸旬高速公路是陕西省规划建设的"2637"高速公路网中六条辐射线之一,起于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福银高速互通式立交,经泾阳县桥底镇、兴隆镇、口

    2013年18期 v.42;No.39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地下顶管施工再创纪录——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贯通

    <正>2013年9月2日19时许,距离地面7m多深的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东工作井内,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公司历时18天,应用顶管技术穿越拱北口岸和澳门关闸口岸的泥水平衡顶管机机头,突破255m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复杂线路走向,精确进入接收舱。拱北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控制性工程,施工中除了要面对地下土层软弱、高压缩性、高渗透

    2013年18期 v.42;No.397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南站完成空调增效节能改造

    <正>北京南站空调系统的升级改造日前完成。此次由全球领先的暖通空调供应商开利提供的最新19XR E冷水机组解决方案可以借助城市污水热回收提升北京南站的空调容量、降低能源消耗,无论在夏季还是冬季均可使空调达到更高的运行效率,在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候车环境的同时,制热能效提高了23%。

    2013年18期 v.42;No.397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京台高速福建境内第一高桥建设进展顺利

    <正>2013年9月10日,工人们正在京台高速公路古田段碗厂大桥高高的桥墩上施工。据了解,该桥全长588.54m,桥墩最高77.336m,既是京台高速福建境内第一高桥,又是京台高速公路古田段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目前,该桥建设已完成桩基挖孔48

    2013年18期 v.42;No.397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右汊斜拉桥贯通

    <正>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右汊主桥顺利合龙,标志着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全线贯通。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右汊主桥为三塔六跨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主跨260m,有3个不等高的拱形主塔,其中,中塔总高106m,桥面以上高76m,每个边塔总高88m,桥面以上高61m。

    2013年18期 v.42;No.397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最大区域供能工程基本建成

    <正>由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目前国内最大的区域集中供能系统——上海虹桥商务核心区一期区域供能能源中心及配套工程,经过建设者两年多的紧张施工和最后的设备调试,己初步实现供能的节点目标。能源中心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后,上海虹桥商务核心区将全面实现"低碳"排放,部分区域和

    2013年18期 v.42;No.397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埋深引水隧洞群完工

    <正>锦屏二级水电站二号引水隧洞已完成施工,为实现2013年锦屏二级电站3,4号机组发电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科技攻关,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等建设单位攻克了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高水头和大容量机组设计与制造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对我国超长引水隧洞建设和引领国家水电科技进步具有里程碑的

    2013年18期 v.42;No.397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南张家界永安大桥即将被拆除

    <正>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安大桥成功实施爆破拆除。永安大桥建于1973年,全长258.3m,桥面总宽9.42m,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这座四拱大桥跨越澧水河之上。2012年3月,经湖南交通科学研究院检测,定为五类危桥,按交通运输部养护标准应封闭交通,但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最终采取了限高措施管理通行。

    2013年18期 v.42;No.397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港珠澳大桥进行沉管隧道压舱混凝土施工

    <正>2013年9月8日凌晨3时,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进行了首节沉管E1管节压舱混凝土施工。该管节长112.5m、宽37.95m、高11.4m,总质量达44 000t,总排水量为47 000t。E1管节沉放海底后,同西人工岛暗埋段实现精准对接。此后,E2,E3管节陆续实现沉放安装,"海底巨龙"逐渐向东人工岛延伸。近3 000m3混凝土在沉管内再次浇筑,让E1管节在伶仃洋汹涌变幻的洋流中更加稳若磐石。

    2013年18期 v.42;No.397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混凝土

  • C80大体积高强混凝土夏季施工技术

    罗晓生;孟金龙;李静;张海军;翟志梅;

    结合汉国城市商业中心工程,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原材料入机温度及泵送温升等措施,确保强度及工作性能的同时,实现夏季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35℃。通过实践,确定了C80混凝土的验收标准,并从浇筑方式及养护方法入手,减少了混凝土表面裂缝,提高了墙柱成型质量。

    2013年18期 v.42;No.397 37-3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嘉绍跨江大桥海工混凝土质量全过程控制技术

    房艳伟;查进;秦明强;王文学;

    嘉绍大桥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而其服役环境恶劣,结构均使用海工混凝土,对混凝土施工进行了全过程控制,以保证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各环节的质量。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氯离子渗透系数均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质量波动性小,质量控制效果显著。

    2013年18期 v.42;No.39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福田火车站超长混凝土结构抗裂技术

    王同炎;

    依托我国最大的地下火车站——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火车站施工实例,通过理论方法分析了控制范围内温差下结构开裂可能性,计算确定了施工缝间距;从施工安排、材料控制、施工控制等方面对实例工程进行了抗裂控制,研究结论对超长混凝土结构不设伸缩缝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

    2013年18期 v.42;No.39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华能石岛湾核电站厂前区工程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岳明生;

    通过对建筑物饰面效果深化设计,实现了饰面清水混凝土饰面效果的美观;采用以预紧为技术特征的木工字梁胶合板模板体系成套应用技术,提高了模板的制作和安装精度;采用对拉螺栓孔眼成孔、明缝成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对拉螺栓孔熊猫眼、明缝起砂等质量通病;采用假眼成型、模板孔眼修复技术等,提高了模板的通用性和周转使用率;通过施工配合比的优化并加强浇筑和养护,确保混凝土一次成型,体现自然质感的饰面效果。

    2013年18期 v.42;No.397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劲性混凝土梁拉筋连接技术

    易承波;

    珠江新城L3-1,L3-3地块项目工程在第4层转换层设置劲性混凝土梁,采用在工字钢腹板设置拉筋连接板连接拉筋的施工方法,解决了削弱工字钢腹板抗弯能力、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与传统的拉筋连接技术相比,突出该技术的创新点,并详细介绍其拉筋连接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该施工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缩短了由于在腹板预留孔穿插带钩拉筋花费的时间,节约了工期。

    2013年18期 v.42;No.397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动态设计养护法的核电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

    邓晓阳;赵平;张冰冰;

    以防城港核电站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背景,针对动态设计养护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重点对一定养护条件下温度监测和有限元仿真模拟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设计养护法可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并且提出的有限元优化养护曲线可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提供经验积累和理论支持。

    2013年18期 v.42;No.39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非稳态快速电迁移试验方法测试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

    李超;李士伟;周毅;杨海成;王迎飞;

    通过对比恒电压和变电压非稳态快速电迁移(RCM)测试的2种常用试验方法,明确了2种方法在试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并利用这2种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变化规律,发现由2种方法得到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随龄期衰减的规律均可用幂函数关系进行描述。通过相关性研究,发现这2种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为线性相关,且变电压RCM测试结果是恒电压RCM测试结果的1.27~1.30倍。

    2013年18期 v.42;No.397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管片用C5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叶俊能;杨亚勤;徐文冰;秦明强;占文;

    根据机制砂不同于河砂的性能特征,结合管片用C5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求及配制原则,对配合比进行设计,对比河砂混凝土,研究了机制砂对C50管片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管片用C50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参数的选择规律。研究表明,与河砂混凝土相比,机制砂会降低管片混凝土的坍落度,但对其脱模强度、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所提高。在进行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通过选择合适的胶凝材料用量、砂率、减水剂掺量和养护措施,配制出脱模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比河砂更优的机制砂管片混凝土。

    2013年18期 v.42;No.39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矿物掺和料在蒸养管片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占文;秦明强;席华桥;李进辉;叶志坤;

    对比研究了纯水泥、单掺20%粉煤灰、30%粉煤灰及复掺粉煤灰和矿粉的技术配制C50P10蒸养管片混凝土。结果表明管片混凝土宜复合掺入粉煤灰和矿粉;复合掺入粉煤灰与矿粉后较纯水泥管片混凝土,脱模强度有所降低,后期强度差别不大,在合适的蒸养制度下可满足脱模强度要求;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开裂性能明显提高,抗碳化性能有一定改善,干缩降低。

    2013年18期 v.42;No.397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滑模施工的引气混凝土振动特性研究

    张艳聪;高玲玲;田波;

    通过设计对比试验,分析振动坍落度损失、孔隙率、立模能力和振动黏度等指标,研究引气混凝土在高频振动下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引气混凝土具备振动时大坍落度便于密实、振动后小坍落度便于成型的特性,对滑模施工意义重大;引气剂在高频振动下使混凝土结构黏度增加是引气混凝土实现这一特性的原因。

    2013年18期 v.42;No.39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混凝土振动台基础蓄水养护期现场温控分析

    卢玉林;李佳锜;陈晓冉;裴志伟;

    通过现场测温研究了某混凝土振动台台阵基础在蓄水养护期内的温度变化规律,并对测试点的最高温度、内表温差和表面温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蓄水区的深度,混凝土的温差可以有效控制在25℃范围内,避免了混凝土的开裂。同时,施工期间结合数值模拟预测了混凝土温度场的分布,结果与现场测试点记录数据相吻合。

    2013年18期 v.42;No.397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电工程大型模块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方法研究

    杨绍发;袁登科;孙学峰;王位;

    三代核电站建设的一大特点是模块化施工,在模块化施工过程中由于模块内部操作空间狭小,使得现场施工面临新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自密实混凝土的特性出发,利用其流动性、填充性、抗离析性能等特点,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充分利用其初凝和终凝时间,优化施工安排,避免留设施工缝,减少了不必要的施工工作,节省了工程费用,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对模块化施工起到了较好的参考作用。

    2013年18期 v.42;No.397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现浇无梁空心楼盖结构性能分析

    曲成平;杨润峰;黄翠翠;杨苏春;

    现浇无梁空心楼盖是一种新型楼盖,具有层高低,空间自由灵活等特点,为深入研究现浇无梁空心楼盖的技术指标,对比无梁空心楼盖和传统主次梁楼盖的差异,以计算模拟为基础对无梁空心楼盖技术性能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现浇无梁空心楼盖与主次梁楼盖平面刚度及材料用量的区别,这对实际工程中无梁楼盖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3年18期 v.42;No.397 81-8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混凝土梁钢筋绑扎的辅助装置及其施工

    秦浩;丁继业;李军;

    针对目前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绑扎施工中随意性与盲目性很大的情况,经过研究开发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骨架绑扎施工的辅助装置。首先介绍了该辅助装置的结构,然后详细介绍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最后对其承载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辅助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该辅助装置的应用,能够规范钢筋骨架的绑扎施工,减少随意性,提升绑扎质量及减少浪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3年18期 v.42;No.397 83-8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温作用后粉煤灰混凝土的无损检测

    安德锋;马红侠;

    以养护龄期28d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块为研究对象,250~650℃高温作用后经自然冷却和喷淋冷却两种方式,对其进行超声及回弹试验,利用Excel的一元线性回归、二元线性回归、二元非线性回归,分析了回弹、超声-回弹检测高温作用后粉煤灰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方法的适用性,并且建立高温后粉煤灰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声速值之间的回归方程。

    2013年18期 v.42;No.397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项目管理

  • BIM技术全寿命周期一体化应用研究

    刘占省;王泽强;张桐睿;徐瑞龙;

    针对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对该技术的优势进行了阐述;研究给出了BIM辅助项目实施目标、技术路线、建模流程及其具体实施内容。以预应力钢结构等复杂工程为例,分别对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等阶段的应用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013年18期 v.42;No.397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2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4 ] |[阅读次数:1 ]
  • 基于Android平台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宋伟;郝建民;赵霄剑;李振华;陈大萍;

    随着人们对以3G技术为代表的移动计算技术的广泛接受,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相继产生。作者团队基于Android平台研发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管信息系统",使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应用移动终端办公,及时获取工程质量数据,强化现场管理人员的职责,其推广应用将显著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2013年18期 v.42;No.397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氛围测评的实证研究

    魏伟青;马银萍;马灵;

    首先根据我国建筑业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参考近海石油企业安全氛围测量量表和相关研究,设计了包含7个维度的安全氛围调查问卷,并选取东莞市某建筑工地的工人作为被试对象进行了问卷调研。通过因子分析和信度与效度检验验证了该安全氛围量表的合理性。最后对该施工现场的安全氛围现状进行评价,指出了该项目现场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不足。研究表明加强安全培训对安全氛围的感知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工人工作年限的积累对安全氛围的感知具有双重影响。

    2013年18期 v.42;No.39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标准化的万达酒店项目管理技术

    胡风雨;

    项目管理标准化能够提高项目运行效率,保证项目完成预定目标。万达酒店建设公司通过在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竣工交付阶段推行标准化,提高了公司运营、管理效率,很好地实现了项目目标,为项目的盈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公司跨区域快速扩张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3年18期 v.42;No.397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建筑机械

  • 由“9·13事故”思考对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监理

    唐菁菁;张宇;赵挺生;

    近年来,高层建筑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施工升降机频发安全事故,造成惨重损失。结合2012年9月13日武汉某房屋建筑工地发生的施工升降机坠落造成19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从监理单位落实工程施工安全监理责任的角度出发,介绍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升降机安装和运行过程中所应采取的监督管理措施,并明确了对施工升降机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基本流程。

    2013年18期 v.42;No.397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楼面行走式塔式起重机施工工艺设计

    马小晶;薛刚;孟书斌;张德欣;

    为解决狭小场地下进行大跨、超重钢结构的吊装问题,设计了位于楼面上的行走式塔式起重机施工工艺。在大型钢结构施工中,可以通过在钢柱上增加牛腿,增加柱间钢梁来支撑行走轨道,使塔式起重机在建筑物内部行走,完成钢结构吊装作业,解决大型钢结构工程中内部吊装大构件的难题。对行走式塔式起重机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指出行走式塔式起重机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并对行走式塔式起重机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施工工艺设计合理,经济效益明显。

    2013年18期 v.42;No.397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NSYS的胎带机布料臂架全工况分析

    韩林山;於进;钟艺谋;

    以国内首次研制的50m大跨距胎带机布料臂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工况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ANSYS软件平台实现了布料臂架系统的精确建模和拟实边界条件。对布料臂架全工况分析的步骤进行了总结,并就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重点研究布料臂架在整个行程的极限应力曲线规律、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在不同俯仰角引起的倾翻力矩。采用布料臂架全工况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指导布料臂架设计。

    2013年18期 v.42;No.397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科技短文

  • 预制装配式雨水斗施工技术

    张凯;李谦军;孙永波;于建欣;

    <正>0序言长期以来,市政道路雨水斗都是用黏土实心砖砌筑,现场作业时间长,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长,开槽后较长时间不能回填,施工工期较长,使用几年后黏土砖会酥烂,引起道路基础沉降和路面塌陷。另外,黏土砖砌成的雨水斗易渗漏,不利于对地下水质的保护。装配式预制混凝土雨水斗比

    2013年18期 v.42;No.397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三区13号楼3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