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再军;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少,更没有针对大型建筑安全运营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一体化风险管理系统。针对大型建筑运营阶段的风险管理特点和难点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集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于一体的风险管理系统框架方案,可实现城市建筑物安全运营风险的有效预测、全程风险性状的跟踪、风险的有效预警,并实现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2013年24期 v.42;No.40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姜琦;周红波;
随着大型建筑物使用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运营阶段的风险评估变得十分重要。通过采用以故障树分析(FTA)为基础结合工作分解结构(WBS)-风险分解结构(RBS)的风险识别方法,对大型建筑物运营阶段的风险事件、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建立逻辑关系。提出了用修正系数法对风险耦合效应进行量化评估。此方法能够合理全面地完成运营阶段风险识别,为大型建筑物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2013年24期 v.42;No.403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军进;李建辉;丁磊;宋忠文;
幕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中的外围护结构体系,对长期使用或出现安全隐患的既有建筑幕墙进行安全性检测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从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性检测的内容及方法、抽样数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3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性检测及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2013年24期 v.42;No.403 9-1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郑乔文;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同盘砂浆钢底模与砖底模试块抗压强度的差异、贯入法检测试块与砌体灰缝砂浆强度的差异,分析了养护条件、约束条件以及砌筑质量等因素对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了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以及回弹法检测烧结普通砖强度的适用性,对适用的测强曲线和检测条件等提出了建议。
2013年24期 v.42;No.403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华勇;王翔;赵荣欣;
为了确定声发射技术在结构损伤识别和定位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三点集中加载下混凝土模型梁声发射信号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分别从参数分析和波形分析2方面对混凝土监测区域损伤的出现和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试验充分表明声发射技术可以实现构件损伤的预警,特别是在损伤发展的初级阶段。声发射事件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也为后期进一步展开构件损伤活动性的长期健康监测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2013年24期 v.42;No.403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宋杰;龚治国;朱春明;
工程中经常采用外包角钢法对混凝土柱进行加固,通过对比角钢加固后的预损加固柱和未损对比柱之间的试验现象和数据结果,对两类试件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机理进行探讨,以试验结果为基础对加固后预损柱的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角钢加固预损柱最终因根部角钢的拉断或压曲导致破坏,该加固方法可较大程度地提高试件承载能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
2013年24期 v.42;No.403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正>2013年12月16日,广州珠江边的土豪金"圆大厦"正式落成。广州圆大厦位于东沙大桥珠江北岸,整体外观为金色圆环结构。高138m,共33层,总建筑面积约10.5万m2,外圆直径146.6m,内圆直径47m,宽28.8m,有23m大悬挑,47m多层大跨度。总投资10
2013年24期 v.42;No.403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世界最大直径单管双层公路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日前顺利贯通。这一隧道攻克了全断面硬塑黏土地层等世界性盾构施工难题,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全国建筑业绿色示范工程"荣誉称号。瘦西湖隧道预计2014年9月建成通
2013年24期 v.42;No.403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近日,2012—201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颁奖表彰大会举行。中铁上海工程局参建施工的广西最大跨度桥梁柳州双拥大桥榜上有名。柳州双拥大桥于2009年9月15日底破土动工,2011年12月12日竣工,2012年8月6日正式通车使用,是广西自治区内目前跨度最大、国内首座、世界单主缆斜吊杆地锚式悬索桥之首的桥梁工
2013年24期 v.42;No.403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3年11月30日,泉州湾跨海大桥标志性建筑物——主桥索塔提前封顶,标志着泉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关键节点取得重大进展,为下一步主桥主梁架设打下坚实基础。泉州湾跨海大桥为主桥800m,主跨400m的双塔斜拉桥,南北主塔均为三柱式门形结构,高157m,每个塔柱分36节施工,采用液压
2013年24期 v.42;No.403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3年12月13日,在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研发制造基地厂房内,我国自主研制的长10.12m、高7.27m的世界最大矩形盾构下线。矩形盾构的下线标志着我国在矩形盾构技术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新下线的矩形盾构将应用于郑州地铁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施工。而将超大矩形盾构用于
2013年24期 v.42;No.403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3年12月10日,宁波铁路枢纽新建北环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甬江左线特大桥主桥正在加紧主塔施工和主梁施工。截至目前,该桥索塔已完成设计总量的81%,预计年底实现索塔封顶。甬江左线特大桥主桥全长909.1m,主跨468m,索塔高177.91m,工程中首次采用大跨度钢混结合
2013年24期 v.42;No.403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朝鸭绿江大桥主桥日前合龙。新建的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是中国最长的界河公路大桥,也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跨度斜拉桥。大桥路线全长12.7km,其中中方侧11.1km、朝方侧1.6km。桥梁全长3 030m,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主桥采用五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方案,主跨636m,满足双向通航398m的需要,净高30.5m,索
2013年24期 v.42;No.403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云兴;宋中南;
分析了不同几何形状的钢纤维及其复合使用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影响,讨论了其作用机理和在不同条件下的增强效果,对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制备和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3年24期 v.42;No.40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阎培渝;胡瑾;周予启;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讨论了常用的2种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路线的优缺点。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加强带的技术路线配制的混凝土性能难以控制,施工工艺复杂,造价高,不建议在厚大的混凝土底板中使用。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混凝土,特别是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水化温升低,强度发展满足要求,可改善结构抗开裂性,简化混凝土生产控制,降低工程成本,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
2013年24期 v.42;No.403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龙叶天;雷晓勤;张振兴;张盈乐;张仁强;
结合成都华置广场的工程实践,提出了一套超高层封闭斜向钢管混凝土的泵送顶升混凝土浇筑技术。首先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难点,提出解决这些难题的施工路线,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流程。详细介绍了方案实施的具体细节,以及施工要素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对成都华置广场混凝土顶升泵送浇筑工艺应用,克服了施工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总结出一套针对此类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
2013年24期 v.42;No.403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建华;
介绍了广州市电视台新址工程大跨度型钢混凝土高位转换梁的施工工艺流程和工程中采用的L形箍、箍筋直螺纹连接、钢筋托板以及高压灌浆等施工关键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切实可行,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绿色施工技术。
2013年24期 v.42;No.40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龙期亮;黄锡山;陈栋;
以云南省曲靖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为例,详细介绍了型钢混凝土柱柱脚节点、型钢混凝土柱与梁节点、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等部位的深化设计,并对其连接方法进行了分析,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开孔、扩孔、返工、材料浪费等现象,合理解决了施工难点,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障。
2013年24期 v.42;No.403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守治;田倩;郭飞;
根据导流洞封堵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要求,提出了下部采用常态微膨胀混凝土、中部采用泵送补偿收缩混凝土、顶部采用自密实膨胀混凝土的技术方案。系统研究了3种混凝土的新拌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重点研究了泵送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性能和徐变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氧化镁复合膨胀剂配制常态微膨胀混凝土、泵送补偿收缩混凝土和自密实膨胀混凝土完全满足瀑布沟导流洞封堵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要求。
2013年24期 v.42;No.403 45-4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钟文乐;张军;刘如兵;黄杰;陆建旺;王赶;
利用桥梁工程中无支架摩擦抱箍法施工工艺对框架结构进行加固,可以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解决框架梁的加固问题。详细讲述了该加固方法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该方法受力明确,设计计算简单,施工方便,在某搅拌楼加固工程施工中得到很好验证。
2013年24期 v.42;No.403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会;梁培新;
结合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性能化设计理论,建立了基于迭代变形的不对称混合连接框架抗震设计方法。初步结构设计主要环节有梁柱连接截面的抗弯和抗剪设计、预制构件的设计及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抗剪设计。结构在大震下的变形验算采用DRAIN-2DX程序建模进行Pushover分析,并判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给出一个不对称混合连接框架设计实例的抗震设计详细过程,设计的框架实际抗震性能达到了"大震可修"的水准。必要的构造设计保证了梁端截面的延性和柱端截面的转动能力。
2013年24期 v.42;No.40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赟;王国佐;
通过对苏州供电公司生产营业调度综合用房工程的第10~13层连续4层楼面模板支撑体系的现场动态监测,研究了楼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支撑体系中立杆轴力实测值与设计值的比较、框架梁下中立杆与边立杆轴力之间的差异以及支撑力沿竖向楼层传递的规律。
2013年24期 v.42;No.40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司金艳;樊晓宁;周立成;肖锐;袁长兴;
为了探究活性粉末混凝土与高强钢筋的黏结性能,通过不同直径、不同埋长以及不同埋置位置的HRB500钢筋的拔出试验,分别探究钢筋直径、钢筋埋置长度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黏结性能的影响,从而回归出高强钢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黏结公式。
2013年24期 v.42;No.40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超飞;苏有文;陈国平;王飞;
通过一系列试验,得到同一配合比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比例、不同形状稻草纤维后,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自重等性能的变化规律,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韧性,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折压比先增加后降低。稻草纤维混凝土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工程成本,节约社会能源。
2013年24期 v.42;No.403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杨启斌;罗素蓉;
针对掺加纤维可改善高强混凝土的弯曲性能特点,采用三分点加载的方式进行了钢纤维和合成纤维对高强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参数主要有纤维类型、纤维形状、纤维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而合成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纤维形状为弓形时,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提高最显著;当掺入合成纤维时,混凝土7d抗折强度与28d抗折强度的比值减小;而掺入钢纤维时混凝土7d抗折强度与28d抗折强度比值基本保持不变。
2013年24期 v.42;No.403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明阳;陈平;杨文;吴雄;张凯峰;
试验采用沸腾炉渣和沸石粉作水泥混合材料,通过单掺和双掺试验研究了两种混合材料对水泥强度、需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XRD和SEM分析了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30%沸腾炉渣和10%沸石粉双掺是配制P·C 32.5级水泥的最适宜配合比,由于交互作用双掺效果较单掺好。
2013年24期 v.42;No.403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业勋;
基于干湿循环条件下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的模型试验,研究了海洋复杂环境下水泥砂浆试件中水溶性氯离子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条件下,水泥砂浆试件中的水溶性氯离子浓度随着氯盐溶液浓度的增大和侵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混凝土试件中水溶性氯离子浓度与扩散深度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随着扩散深度的增加,水溶性氯离子浓度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海洋复杂环境下水泥砂浆中水溶性氯离子的迁移规律,为海洋氯盐中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耐久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2013年24期 v.42;No.403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跃武;邱平;游启洪;
简要介绍了拉脱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已完成的试验和验证工作过程,采用夹紧、拉脱、数据采集为一体的拉脱仪,利用自动调节径向夹紧力的特点,完成对芯样试件的拉脱试验。拉脱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被列为2013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范编制计划。
2013年24期 v.42;No.403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