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进兵;张宝燕;郭福元;
腾讯(北京)总部大楼巨型桁架分布于建筑外围,合围呈180m×180m正方形,巨型悬挑桁架在切角部位合龙,3处悬挑,最大悬挑达81m。根据工程特点进行施工方案比选,选择有支撑悬伸推进法施工方案。采用有支撑悬伸推进法、施工顺序相关性控制、施工荷载影响、合龙温度、临时支撑顶部水平力消除、大悬挑空间结构同步分级卸载及施工监测等技术解决以下问题:提高周转率,减少临时支撑用量;减小预调值计算量,使计算结果施工指导性强;结构合龙温度确定;提高临时支撑承载力,减小临时支撑截面;保证结构卸载的安全性;保证预调值实施和结构应力控制。
2016年17期 v.45;No.46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进兵;高稳;张宝燕;
通过ANSYS软件模拟分析施工全过程,得出钢结构安装预调值,制订可行的钢结构安装及卸载方案。使用智能测量机器人监测结构安装及卸载变形,同时采用光纤应变计监控安装及施工过程中应力变化,确保结构施工安全及变形可控。通过对施工过程中预调值的实施,以及结构卸载变形数据与应力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预调值与结构荷载、支撑压缩变形有关。不同温度下,越靠近悬挑结构端部,结构变形受温度影响越明显。在结构卸载约5d内,结构内力重分布基本完成,结构趋于稳定。
2016年17期 v.45;No.46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周进兵;姚澄;孙亮;
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钢吊柱位于悬挑角部钢结构,结构复杂,施工工期紧,如采用搭设临时支撑顺序施工法,ANSYS模拟计算发现卸载完成后,大量吊柱的受力状态为受压,需采取一定措施将受力状态转换成受拉,从而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吊柱两端节点的特殊设计,并对现场各部分结构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完成吊柱受力状态由受压转换为受拉,保证受力状态的顺利转换。
2016年17期 v.45;No.468 9-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宝燕;周进兵;张浩;
腾讯(北京)总部大楼悬挑达81m,采用了向心关节轴承节点,轴向静力荷载设计值为42 000k N,为国内最大的建筑用向心关节轴承。为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发挥,首先从节点构造和CAE技术角度对其进行设计研究,其次从制作和施工角度对其高效施工进行研究。研究表明,CAE技术可很好地模拟分析节点受力,探索了节点承载力失效的判断准则,有效节约试验成本;增加贴板,减小中耳板板厚,降低工厂焊接难度;延伸中耳板,断开盖板,能够避免结构受力后盖板层状撕裂,同时避免焊接中耳板,保证中耳板传力路径连续;槽口快速对接技术能够提高安装工效。
2016年17期 v.45;No.468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进兵;胥超明;宋乐乐;
根据腾讯(北京)总部大楼项目钢结构的焊接特点及要求,与高校合作研发了一种适应现场焊接的钢结构数字化焊接机器人。并对现场Q390GJC厚板全位置焊接进行了多次试验,结合数字化焊接机器人"坡口规划"、"轨迹存储"、"坡口偏差自动校正"等功能,成功探索出一套钢结构全位置焊接工艺。在满足设计和质量验收规范的同时,相比于以往的人工焊接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并在该项目得到广泛应用。
2016年17期 v.45;No.46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正>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路线起自福鼎市佳阳乡双华村(浙闽界),接在建的宁波—东莞国家高速公路浙江段,于竹澳跨越沙埕湾,止于店下镇洋中村,接已建成的沈海高速公路福鼎段,全长约20.5km。其中,沙埕湾跨海特大桥长约2km,项目估算总投资
2016年17期 v.45;No.468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随着大桥混凝土浇筑完成及主桥钢梁末根纵梁到位,济南长清黄河公路大桥顺利实现了合龙。济南将由此打开通往德州、聊城的"西南大门"。大桥东起长清老城西北角护城河边围堤,终点位于齐河县孔官庄西,桥梁总长6 014m,设计速度为100km/h,计划2017年7月投入运营。
2016年17期 v.45;No.46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石济客专黄河公铁两用桥近3.7万t钢桁梁日前精准落位,标志着该桥主桥钢桁梁已全部到位,桥面附属工程随之启动。石济客专黄河公铁两用桥为我国首例大跨度刚性悬索加劲连续钢桁梁公铁两用桥,结构设计新颖,具有独创性。该桥主桥钢桁梁全长798.3m,共
2016年17期 v.45;No.468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该项目Ⅲ工区一分区于4日顺利完成海底隧道沉管最终接头钢壳混凝土的首次工艺试验,标志着正式拉开了沉管最终接头工艺试验的序幕。据悉,整个大桥海底隧道的最后交接处位于E30与E29节沉管之间,距离约14m,是整个海底隧道沉管安装的关键点,也是世界性难题。因此,为了确保成功完成最终交接部的安装,项目总经理部
2016年17期 v.45;No.468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体育场(以下简称"苏州园区体育场")主体工程完工,目前已进入屋顶索结构的施工阶段。苏州园区体育场建筑面积8.1万m~2,主体为混凝土结构。屋面支撑体系由钢结构V形柱、压环梁与单层索网共同构成,巧妙的组合使体育场外观显得十分轻盈灵动。屋顶索结构的直径仅为12cm
2016年17期 v.45;No.468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位于澄迈盈滨半岛内海湾上的盈滨海湾大桥正式建成通车。盈滨半岛海湾大桥位于澄迈县盈滨旅游度假区,是盈滨旅游度假区南北方向的主要跨海通道,北起盈滨半岛已建明月路终点,南至老城已建欣龙北路起点,工程总投资1.73亿元。桥身由"南侧引桥及引道、跨海湾大桥工程、北侧引桥及
2016年17期 v.45;No.468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彰明;王茜;赖建坤;胡新丽;张林浩;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可有效用于处理淤泥类超软土地基,在综合考虑土层承载力特征与等效排水能力及其变化等因素基础上,对最佳冲击能加以分析确定,建立该法软土地基最佳冲击能理论模型,导出最佳冲击能计算公式及给出其参数确定方法;并以大型淤泥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进行实际应用。模型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结果对比表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用于超软土地基处理,且应力扩散角按现场实测取值时,被加固软土顶面上夯击产生的最大附加压力较合理值为其承载力特征值的2~3倍;该最佳冲击能模型能合理描述实际淤泥地基处理工程各过程结果及机制,表明了其适用性及合理性,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基科学设计及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与有效计算公式。
2016年17期 v.45;No.46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袁钎;郑明新;吴刚;
坑中坑施工大多在基坑开挖的最末阶段,开挖尺寸相对较小,变形要求不严,前期未曾重视或者设计未加考虑,最后突击施工造成诸多施工问题。武汉某典型深基坑中坑中坑土钉墙支护施工未能成功进行,证明土钉墙并不适合该类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岩土层,并得出以下认识:武汉地区Ⅲ级阶地中41粉细砂中黏粒含量较高,渗透系数小,管井降水效果不好;建议施工措施为轻型井点降水或拉森钢板桩,辅以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拉森钢板桩可以形成抗弯刚度大钢板墙,可回收再利用,可在应急施工中优先考虑;在坑中坑开挖进行钢板桩支护结构布置时,宜加强整体刚度,在合适的高度焊接钢腰梁和支撑。
2016年17期 v.45;No.46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王刚;熊宗海;冯建东;韩建川;尹凯丽;
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在南宁软岩地区基坑项目应用中的基坑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并进行了计算成果分析及变形监测成果分析等工作。通过分析,得出工程软岩具有特殊的工程力学特性;工程软岩强度随深度增加而衰减,基坑侧壁表现为"悬臂式"变形趋势以及明显的"坑角效应";软岩基坑坑底岩体能提供较大抗力;"抱桩"结合预应力桩锚的联合支护体系可有效控制支护结构变形等成果。
2016年17期 v.45;No.468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施群凯;杨前;范作锋;王乾;丁丽祯;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建设区域所处位置的地质条件与周围环境条件越来越复杂,在近年来承建的多项超深基坑工程项目中,施工区域所处环境复杂,所建工程需进行半开挖、半爆破施工。而且位于基坑下半部的岩层内岩溶裂隙发育,岩层内含有大量岩溶裂隙水,对施工的安全及环境影响保护要求极高。以南钢宽厚板工程旋流池基坑为例,针对工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及今后深基坑专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2016年17期 v.45;No.468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元海;
虎门火车站地下车站基坑邻近广深港客运专线虎门站,无法采用常规爆破方式进行基坑石方开挖。针对该地下车站基坑石方开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开挖方案:基坑石方开挖采用液压破碎和静态破碎的非常规组合方法开挖,对基坑底部的抗拔桩采用周边取芯结合中间劈裂法进行开挖。
2016年17期 v.45;No.468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鹏华;
以武汉市临江超深基坑天悦星晨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基坑开挖过程的理论研究和监测分析,探讨了基坑支护体系受力变形及周边环境沉降规律。研究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体系和周边环境沉降存在明显的时空效应:位移最大点位于墙身顶点以下而非顶点;无论是位移或者位移变化率都是支护薄弱和基坑边长较大处较大,位移变化率在开挖基坑中上部时明显较开挖下部时大;墙身随深度内力变化曲线基本呈M形,随开挖深度加深,两峰对应深度加深,内力变化率减小;基坑边长较长处及支护薄弱处内力较大,同时内力变化率也较大;坑外沉降随离基坑距离增大先增大后迅速减小;随基坑开挖,沉降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内支撑轴力随基坑开挖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
2016年17期 v.45;No.468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颖;吴昊;
筒形基础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由于海洋风力、波浪等共同作用,使得传统的地基承载力理论难以分析复杂荷载条件下筒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借助ABAQUS有限元数值软件,基于等比例位移加载模式,对饱和软黏土地基上筒形基础在水平荷载H、弯矩荷载M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筒形基础在H-M荷载空间中的承载力包络面呈非对称性,水平荷载和弯矩荷载发生耦合作用,两者同向时承载力包络面增大,异向时承载力包络面减小,筒形基础埋深比的增大使得承载力包络面的非对称性越强;通过对荷载作用点的位置修正,有效减少水平荷载和弯矩荷载的耦合作用,使不同埋深比的筒形基础在H-M荷载空间中的承载力包络面对称分布,归一化后承载力包络面形状一致,采用曲线拟合得到承载力包络面的表达式,该公式可方便计算复杂荷载作用下筒形基础的承载力。
2016年17期 v.45;No.468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航;曹丹;
根据北京某高层住宅地基处理实例,对比了级配换填、素混凝土换填和CFG桩3种处理方案,经综合比较,选择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介绍了地基承载力确定、CFG桩施工技术及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技术。实践证明,主体结构封顶时,主体结构平均沉降在8mm以内,满足要求,且地基处理造价降低50%,经济效益显著。
2016年17期 v.45;No.468 56-5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九江;程谦恭;汤文理;文华;郭凤双;
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基础,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在国内外已得到重视,但对于其"格室效应"的研究却很少涉及。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的"格室效应"进行较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格室尺寸下,随着格室数目的增加,格栅式地下连续墙的极限承载力并非呈线性地成倍增长,且单个格室的承载力大幅削弱;格室间的应力重叠,即"群墙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础的承载力;在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格室尺寸较小且格室数目较少的格栅式地下连续墙基础形式,以使基础获得更优的承载性能。
2016年17期 v.45;No.468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丁沙;张国志;游新鹏;陈飞翔;叶志坤;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指抗压强度>100MPa,各项性能都十分优良的一种混凝土材料。以怒江二桥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在此工程中UHPC的原材料组成、配制方法、模型试验及现场浇筑施工等应用情况。对UHPC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6年17期 v.45;No.46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周朝伟;
针对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B0~B58)海域风大浪高,钻孔平台管桩在裸岩床面上生根困难问题,建造施工采用打桩船插打+底部锚桩的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数值模型,对钻孔平台建造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结构的受力情况、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钻孔平台建造过程中钢管桩、钢护筒插打顺序及注意事项,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并总结得到强风浪海域裸岩地质平台的建造关键技术。
2016年17期 v.45;No.46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任威;刘宇;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高家花园大桥边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跨越嘉陵江滨江路,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采用常规的支架施工方案不可行;经多项方案综合比选后,拟定采用"主梁+支架"多组合模式进行施工,此项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特点。
2016年17期 v.45;No.468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东山;光明;
结合沿德高速公路德江北互通E匝道2号桥现浇箱梁施工实例,介绍了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工艺、支架设计,采用有限元对支架整体结构进行仿真分析,给出支架基础处理的方法和控制指标,并结合大跨度钢管贝雷+碗扣组合支架的设计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2016年17期 v.45;No.468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陶美祥;江国浩;武智飞;崔伟良;佟岩;
连续梁转体施工过程中转体合龙精确对中有多种控制措施,蒙古营印河特大桥通过采用激光投线仪对中控制技术,可以在无须测量人员上下桥的情况下,实现转体梁的精确对中及姿态调整。同时在转体过程中,通过采用传统对中控制校验,验证了该新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多种控制措施的结合使用进一步保证转体的对中控制精度。
2016年17期 v.45;No.46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宇;申永利;
对长沙—昆明铁路客运专线芷江舞水特大桥主跨14号墩地处裸岩河床半滩半水的基础围堰筑岛施工总体方案进行了介绍,并详细论证各工序施工方案后选择"先回填后开挖施工承台"总体施工顺序,对土石回填、止水帷幕施工、围护桩施作、承台开挖和基坑护壁施工、静态爆破施工、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等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工程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案针对性强,过程控制安全可靠,工程质量稳定可控,施工成本合理,经济效益较好。
2016年17期 v.45;No.468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侯亚玲;巨玉文;王文正;郑雪梅;
为探究山西黄土地区黄土填料高填方路堤沉降的准确计算方法,以山西某黄土填料高填方路堤为实例,通过人工挖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黄土填料的压缩变形系数与含水量、孔隙率的关系。分析压缩模量与各级压力的Es-P关系曲线,推导出一种基于幂函数拟合Es-P曲线的改进分层总和法的计算方法,同时结合有限元计算和现场观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填料的含水量和孔隙率对路堤压缩变形量有很大影响,压缩变形系数随含水量增大而增加,随孔隙率的增大反而减小。基于幂函数拟合的改进分层总和法合理、可靠,符合实测结果。
2016年17期 v.45;No.468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黄建国;姚乐;高振华;
结合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土方回填项目对粉质黏土进行击实试验研究,对不同粒径的粉质黏土进行了击实试验,得到不同粒径击实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含水率12.5%下,随着粒径的增大,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在2.5mm≤d<10mm干密度基本不变,在1.25mm≤d<2.5mm最大干密度达到最大值1.90g/cm3。在压实度检测要求达90%以上时,含水率变化区间随着粒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粒径1.25mm≤d<2.5mm时符合压实度要求的含水率变化区间最小,5mm≤d<10mm时符合压实度要求的含水率变化区间最大,将这一击实变化规律在施工现场进行验证并应用于施工现场雨期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
2016年17期 v.45;No.468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泽宇;付立勇;李传强;陆亚;肖婷婷;
为解决贵州地区冬季不适宜沥青路面施工的问题,以厦蓉高速清织段项目建设为例,针对冬季温度低、沥青混合料热量损失快的特点,介绍了EC-120型温拌SMA在冬季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中的应用并从温拌SMA的生产、摊铺和碾压等方面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现场检测表明,该型温拌SMA的铺筑质量较好,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2016年17期 v.45;No.468 95-9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海鹏;李洪峰;
为了探究多次冻融条件下,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变化是否呈现规律性,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选取合适的冻融方法和混合料配合比,通过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受冻融循环及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较为明显,变化幅度较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劲度模量指标呈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而拉伸应变指标呈现出明显的增大趋势;以抗冻性为主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宜选用低油石比、大空隙率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的空隙率在3.5%~5.0%范围抗冻融性能最优。
2016年17期 v.45;No.468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校明;
通过在沥青再生混凝土中掺入不同规格和数量的橡胶粉进行马歇尔试验、旋转压实和车辙试验,研究橡胶粉的不同规格和数量对沥青再生混凝土的压实特性和高温特性等的影响,并对沥青再生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橡胶粉的细度和数量提供理论依据。
2016年17期 v.45;No.468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樊齐旻;谭盐宾;
为提升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研究了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方式和模板设计与安装方面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与轨道板中间孔单点灌注相比,轨道板侧向灌注和预制孔两点灌注能有效缩短灌注时间,但两点灌注方式易在结构内形成空洞,不宜采用;模板转角处设置排气孔比现有方式更利于排气和避免质量缺陷;通过在模板与轨道板间增设厚度1.5~2.0mm的垫片,可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四周排气问题。工程应用结果验证了优化措施的有效性。
2016年17期 v.45;No.468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郑晨;李莹;Akagi Hirokazu;
为对土压盾构施工过程中土的应力-变形进行研究,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建立了关于土压盾构机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盾构过程中土层的应力状态和排水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虑盾构机的推进速度、土的固结系数、隧道的覆土厚度和隧道断面4个因素,通过参数试验得出关于判断隧道开挖过程中土层排水情况的方程,并根据具体的隧道工程和地质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表沉降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2016年17期 v.45;No.468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邢振华;沈王铁;周斌科;
目前,水下隧道施工的工程越来越多,对于水位较浅的水下隧道,一般采取围堰明挖法施工。以武汉东湖通道的双层钢板桩围堰工程为依托,采用双层钢板桩土芯组合围堰提高了围堰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达到了良好的防水效果并节省了钢材用量。
2016年17期 v.45;No.468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胡守云;
以三明南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考虑穿越工程区域工程地质及环境条件,提出了三明南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关键施工技术,即在隧道穿越施工前,采取水平及垂直旋喷桩、超前大管棚、挡土墙锚杆等加固地层技术措施;隧道穿越时洞身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无爆破开挖施工,有效地控制公路路面变形;同时,提出了铁路隧道下穿施工时高速公路的安全防控措施。经现场对高速公路路面沉降进行监测,路面实际沉降值小于设计要求的20mm,采取了"正常保通"措施,顺利穿越此段区域。
2016年17期 v.45;No.468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邓启华;
软岩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大变形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宝峰隧道穿越第三纪弱胶结、强风化地层,地下水丰富,多次发生坍塌和突水突泥。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监控量测和大量试验结果,将隧道分为浅埋沟壑型、断层破碎带型和炭质泥岩3类,并分别制订施工方案,进行工程应用和验证,有效控制了隧道变形,取得良好效果。
2016年17期 v.45;No.468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刘如兵;钱军;金浩;
中国医药城会展交易中心二期工程有多处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借鉴类似工程过往模板坍塌事故的经验教训,设计出符合工程实际的受力方案,对主要受力构件进行全面验算,并采用有限元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确保了施工安全,并提高了工程质量。
2016年17期 v.45;No.468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惠乐怡;裴鸿斌;周洪涛;李可柏;杨红岩;
针对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爬式动臂塔式起重机底部安全防护这一难题,在塔式起重机筒内底部设计了可提升的整体兜底防护平台。平台采取"硬质防护层+缓冲防护层"双重防护的形式,能有效拦截坠物。为了提升安全便捷,设计了抗倾覆装置,并且将提升和正常防护时悬挂设计成2套吊索,运用高速电动葫芦通过提升吊索进行整体提升,正常防护时用另一套吊索悬挂于塔式起重机支撑梁上。该兜底防护平台已在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2台动臂式塔式起重机中得到应用,实施效果良好。
2016年17期 v.45;No.468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国引;柳银生;雍鑫;梁意;
结合蒙古国乌兰巴托阿木古郎供热站项目干煤棚网架工程实例,针对干煤棚网架工程的特点及难点,重点介绍了门式网架无支架施工技术,并采取了相应的稳固措施。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干煤棚网架安装技术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
2016年17期 v.45;No.468 134-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霞;
在国家推进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下,通过分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要点,对构件拆分及节点连接设计、构件制作详图深化设计、构件制作过程质量检验、构件吊装就位及临时固定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要求,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进行了介绍,对质量行为及工程实体质量监管要点提出了建议。
2016年17期 v.45;No.468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