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32331

地基与基础

  • 围海造地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席锋仪;于海成;席婧仪;万样;

    介绍一种围海造地软基处理新技术——软弱地基间接分级接力式排水固结法,通过构建水平转换层,将软土表面静覆盖压力、动力荷载及其残余后效力与快速排水体系进行有机结合对饱和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具有施工工期短、加固影响深度大、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对围海造地普遍存在的"二元"地层结构软弱地基的综合处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19年07期 v.48;No.53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深厚卵石地层超深基坑降水论证分析

    徐永亮;张晋勋;高文新;陈泽山;彭志勇;

    针对深厚卵石地层超深基坑降水问题,以北京某超深基坑开放式降水工程为依托,开展抽水和降水试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分析了开放式施工降水方案。得出结论如下:场地已完成的降水井由于未能实现闭合围降,不能满足干槽作业要求,场地满足干槽作业,降水井布设的最低要求为井间距6m,且单井出水量≥43m~3/h。对于形状不规则基坑,相比大井法,采用数值模拟定水位法计算开放式降水基坑涌水量更为合理,稳定基坑涌水量约为14万m~3/h。降水井数量和位置一定的条件下,在地下水位降至安全水位前适当选择大功率水泵抽水,可缩短工期,减少地下水开采总量。

    2019年07期 v.48;No.530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旋喷扩体锚索在膨胀土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张兆强;曹帅;姚勇;王新;胡熠;

    高压旋喷扩体锚索具有经济效益好、施工影响范围小等优点,在成都市膨胀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尚属首次应用。依托成都帝一广场膨胀土基坑支护工程,通过现场不同施工参数试验分析和锚索抗拉拔试验分析,探究该场地条件下不同旋喷参数对锚索施工效果的影响,确保锚索抗拔力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证明高压旋喷扩体锚索在膨胀土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适用性。

    2019年07期 v.48;No.53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某基坑垮塌分析与处理

    王琛;秦艳;刘洪啟;陈阳阳;余群舟;

    为进一步提高基坑工程风险性防范意识,以武汉市某基坑坍塌事故为例,分析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接着从设计、施工和监测3个主要方面给出实质性的建议并在此次事故中采纳了这些建议,最终这次事故带来的后果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研究结论:在软土层基坑施工时应对该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探并且及时掌握场地周边施工环境的变化;严格保护各监测点;项目部应做好应急预案,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现场应备足各项应急物资。

    2019年07期 v.48;No.53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坡麓相斜坡软土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研究

    叶朝良;杜同坤;窦洪磊;

    为确保水泥搅拌桩加固坡麓相斜坡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进行了大量现场水泥土搅拌桩成桩工艺试验,试桩试验结果表明:镇雄车站内分布的坡麓相斜坡软土具有层理分布特点,土层黏性强弱差距明显,是导致单向水泥搅拌桩出现土体、水泥柱,承载力不足等施工质量问题的主因;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单向水泥搅拌桩工艺不适宜于坡麓相斜坡软土的加固;通过增加空搅可以破坏原状软土的结构性,降低其黏聚性,同时使各层软土的差异性减小,保证后期喷浆搅拌桩体的均匀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两次空搅,两喷四搅"多方向水泥搅拌桩工艺,可以很好适用于坡麓相斜坡软土,并通过试桩试验获得了多向水泥搅拌桩处理坡麓相斜坡软土的施工工艺参数。

    2019年07期 v.48;No.530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长螺旋三轴高压喷搅桩施工工艺研究

    王鹏;张羽;马数懿;

    针对常规搅拌桩和旋喷桩在成桩直径、桩身搭接、桩体垂直度、施工效率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综合了长螺旋钻机、三轴搅拌工艺和高压旋喷工艺的优点,研发了长螺旋三轴高压喷搅桩施工装置,编制了施工工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延崇高速北京段第2标段明挖隧道基坑工程等项目,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9年07期 v.48;No.53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咬合式排桩施工技术应用与对比

    喻祥发;陈振明;孙朋;许其武;

    咬合式排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形式,相较于其他支护方式,咬合式排桩具有平面布置灵活,防渗能力强、施工进度快、环境影响小等多重优点,与传统支护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综合技术优势及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不同桩型和施工工艺的配套使用,可应用于各类地质条件的深基坑支护。

    2019年07期 v.48;No.53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香河综合治理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

    杨建民;武尚锐;朱志根;刘阳;

    盂县香河综合治理工程在河道中开挖深沟铺设箱涵,为保证沟槽与护岸稳定,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差异对各河段分段设计,主要采用SMW工法桩加锚杆的支护体系,部分地面沉降敏感地段加设钢管撑,坑内管井降水,并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变形进行监测。施工过程中作业方便,基坑支护体系稳定,未发生渗漏和较大变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达到了缩短工期和节约造价的目标。

    2019年07期 v.48;No.530 34-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地铁某融资项目地下工程溶(土)洞处理及加固技术

    金雪峰;于彦召;张志华;

    广州地铁某融资项目基坑开挖深度大,周边环境十分复杂,保护要求严格,且存在溶(土)洞等不良地质情况,对基坑支护及主体结构基础设计非常不利。针对具体情况,设计采用了地下连续墙的支护结构及独立基础+防水板的基础形式,施工采用了袖阀管注浆技术对溶(土)洞及地铁站房临近基坑侧桩基础进行处理,有效保证了基坑围护及主体结构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周边环境安全。实践证明本地下工程采用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2019年07期 v.48;No.53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桩基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王铎;王晓丽;蒋丰;陈波;程银行;

    机械成孔是桩基施工的主要成孔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将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与机械成孔施工相结合,能够大大提高桩基施工效率,优化施工管理,更好地保障桩基质量及现场操作安全。通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工程的实践和探索,介绍智能化桩基施工技术在旋挖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

    2019年07期 v.48;No.530 42-4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砂泥富集地域抗浮锚杆施工综合技术应用

    施群凯;杨前;

    在施工前对砂泥富集地域进行处理,设置排水沟和降水井点,以使施工地域的地层水位降低、疏干土体,然后在锚杆桩位处注浆加固,提高土体强度。通过对现有钻机的合理改造,利用原有钻杆的支撑桁架杆进行加长,增加卷扬起吊装置,可以在不改变原有设备性能的情况下增加起吊功能,满足大长钢筋笼起吊安装要求。使用锚杆定位支架,通过可以调节角度的支撑杆和夹持杆可以快速对锚杆孔位进行找寻引导,实现钢筋笼快速安装,避免了在锚杆定位不准的问题。利用薄皮钢板及钢筋支撑,加工成搅浆池,使池体可以快速投入使用,搅浆池在使用中不易变形破坏,池体不会有渗漏水问题,解决了浆液渗漏水后配比不足影响注浆质量的问题,提高了锚杆桩的质量。

    2019年07期 v.48;No.530 44-4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减压降水诱发地表沉降规律及其预测方法

    张帆;刘波;

    为合理预测减压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及其分布,实测了上海某深基坑工程群井抽水试验引起的观测井水头降深和地表沉降,分析了地表沉降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并引出场地的等效综合模量来建立承压含水层水位降深与相应地表点沉降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等效综合模量和渗流场的数值模拟相结合,提出了减压降水诱发地表沉降的预测方法。

    2019年07期 v.48;No.530 47-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同期开挖斜抛撑形式和受力性状分析研究

    张宇;宋昭煌;刘庆晨;陈畅;

    在基坑支护方面,传统意义上的斜抛撑需要结合主体结构的布置情况进行设计,受到较多的客观限制,有必要综合斜抛撑支护形式优点的同时也尽量规避其缺点。采用二维有限元软件Plaxis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常规基坑下同期开挖条件下斜抛撑形式的受力性状并进行了经济对比分析。研究结论证明在周边环境不敏感的情况下,同等深度的基坑工程,采用改良后的斜抛撑体系在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2019年07期 v.48;No.530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文摘

  • 江苏明确支持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

    <正>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江苏省墙体材料产业发展导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积极发展利废绿色新型墙体材料,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持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墙体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07期 v.48;No.530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球首个磁浮城市航站楼启用

    <正>日前,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磁浮城市航站楼"正式启用。磁浮城市航站楼位于长沙火车南站东广场7号出口,这是长沙市内首个城市航站楼,也是全球首个磁浮城市航站楼。具备航班显示、航班查询、值机办理、行李托运、车票销售等机场综合服务功能。旅客可在磁浮城市航站楼提前办理值机、行李托运等手续,乘坐磁浮快线直抵长沙黄花机场,享受"一站式"服务。磁浮城市航站楼的启用,不仅为构建空-磁-铁

    2019年07期 v.48;No.530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35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

    <正>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已有35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规划、在建线路规模稳步增长,年度完成建设投资额创历史新高。这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日前发布的消息。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共有3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8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5 761. 4km。拥有4条及以上运营线路,且换乘站3座及以上,实现网络化运营的城市有16个。地铁运营线路4 354. 3km,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 407. 1km。当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

    2019年07期 v.48;No.530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企业修建的斯里兰卡首条现代化铁路通车

    <正>由中国铁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勘察设计的斯里兰卡南部铁路一期工程,4月8日正式运营通车。该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斯里兰卡承揽的第1个铁路工程项目。地处世界最繁忙的国际海运航线的岛国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斯里兰卡的铁路建设可追溯至19世纪60年代,自1928年最后一条铁路完工近百年来,斯里兰卡再未新修过任何铁路。斯里兰卡南部铁路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项目一

    2019年07期 v.48;No.530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球最大单体新能源发电项目首批工程并网发电

    <正>河北省张北县"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首批240MW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智慧能源集控中心等平台正在抓紧建设,260MW光伏及300MW风力发电项目预计今年底前全部投运。项目投产后,可具备年平均发电量15亿k W·h的能力,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使用61.66万t、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54万t、二氧化硫4.63万t、氮氧化物2.32万t。据了解,该示范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新能源发电项目,计划在张北县二泉井乡、白庙滩乡

    2019年07期 v.48;No.530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地下工程

  •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临时中隔柱法施工技术研究

    郭小红;姚再峰;晁峰;

    以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在传统双侧壁导坑法的基础上,提出临时中隔柱法施工工艺。采用荷载结构法对临时中隔柱所承担的荷载进行分析,并根据临时中隔柱所受轴力来选择合适的支撑体系。研究成果在9号线李家坪站应用,顺利完成了施工,车站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较小。临时中隔柱法施工技术优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2019年07期 v.48;No.530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鼓岭超长公路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张浩;陆传波;陈小羊;

    针对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鼓岭隧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爆破技术、通风技术、排水技术以及喷射技术这4项新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介绍新技术的具体施工工法,对新技术在提高施工工效方面的作用进行实测,实测结果显示,新技术在提高施工工效、改善施工环境、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2019年07期 v.48;No.53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下穿马骝洲水道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黄君;田书广;陈贺;赵鹏飞;

    结合实际工程,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对盾构隧道掘进综合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盾构推进过程中引起的河底隆起、管片上浮情况,优化了盾构下穿水道掘进参数。研究表明:盾构机在穿越马骝洲水道时,须做好管片的抗浮计算和相应的抗浮处理,避免河床隆起。在掘进过程中,由于管片拱底的上浮值大于拱顶的上浮值,为避免隧道偏离轴线应及时做好监控量测。根据理论计算值和数值模拟结果,结合试验段现场监测情况,得出在不同地层中优化后的盾构掘进参数,并总结出一套使得盾构安全快速下穿水道的施工关键技术。

    2019年07期 v.48;No.53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冻结法在富水圆砾地层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应用

    孟庆军;刘东双;

    针对南宁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采用Midas-GT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富水圆砾地层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的安全性进行了验证,阐述了富水圆砾地层中冻结施工的关键技术,根据施工监测数据分析了冻结效果,最后总结了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按照设计冻结方法形成的冻结壁承载能力满足要求。冷冻机运转36d后,冻结法施工中去回路盐水温度、冻结帷幕温度和冻结帷幕厚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冻结法应用于富水圆砾地层中,主要风险在于地下水位变化和土体坍塌,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019年07期 v.48;No.530 70-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泥水平衡盾构穿越锚索区施工技术

    韩维畴;曹金鼎;庞林;韩志亮;吕波;

    依托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夏西站—夏东站盾构掘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盾构穿越锚索区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解决泥水盾构机穿越锚索区的难题,并有效减少刀具的磨损,保证盾构机在穿越锚索区后的正常施工,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19年07期 v.48;No.530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降低复杂环境下地铁竖井施工爆破振速的优化措施

    吴跃光;

    轨道交通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爆破施工产生的社会影响较大。青岛地铁1号线工程位于主干道之下,前期竖井爆破施工的爆破振速虽小于控制值1. 5cm/s,但不断趋近爆破控制值。为避免爆破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采取增加雷管段位、延长爆破时间、减少掏槽眼数量并降低掏槽眼装药量、降低同段装药量等优化措施,达到了降低爆破振速的目的。通过实测数据表明:优化后的实测振速最大值为0. 89cm/s,平均值为0. 55cm/s,远小于目标振速(1. 0cm/s),效果良好,确保了地面建筑物、市政管线和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

    2019年07期 v.48;No.530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浅埋地铁区间大断面隧道施工风险与技术措施分析

    吴跃光;

    青岛地铁1号线峨石区间隧道埋深浅、围岩差、隧道断面大、小净距、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时采取地表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加强初期支护、控制爆破等措施,达到了地层加固和超前支护以及减小对围岩扰动的作用,实现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浅埋大断面隧道顺利施工,较好地控制了施工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地表变形值位于控制值以内。

    2019年07期 v.48;No.53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水力耦合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许梦飞;姜谙男;韩朝;

    以在建富水区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自主开发的弹塑性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水力耦合作用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计算。采用差异进化算法进行损伤参数反演,在所得反演参数的基础上,对不同净距下,所选开挖断面处围岩的塑性区分布、损伤场演化规律和不同注浆圈参数对隧道周边损伤值及洞内涌水量的影响规律进行计算结果分析。

    2019年07期 v.48;No.530 89-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水下盾构隧道施工全过程衬砌受力现场监测试验研究

    张彬然;周中;高文渊;邢凯;

    为反映水下盾构隧道施工全过程所受荷载及变化规律,依托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阜埠河路站—湘江路站区间江底隧道工程,以现场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盾构隧道各施工步骤对衬砌围岩压力和钢筋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片养护阶段混凝土收缩会使管片产生很大的初始压应力;同步注浆使隧道结构处于偏压状态;湘江水位波动对衬砌轴力有一定影响。

    2019年07期 v.48;No.53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施工阶段盾构衬砌结构受力特性影响因素数值分析

    白廷辉;郑勇波;李晓军;刘树佳;

    基于盾构隧道衬砌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千斤顶推力、注浆压力及土体摩擦系数3个因素对衬砌管片施工期受力特性的影响,并总结出3个因素的变化对衬砌环拱顶、拱腰及拱底等不同位置的影响规律。通过施工对衬砌影响因素权重分析,可得千斤顶推力及注浆压力等管片受力影响较大,而土体摩擦系数较小,可为今后调整施工阶段的施工参数以及管片施工期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019年07期 v.48;No.530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浅埋偏压隧道CRD法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赵树杰;邓洪亮;李英槐;王迪;马岩;

    浅埋偏压隧道CRD法施工中隔壁偏向和施工工序直接影响到隧道的结构应力分布和变形,甚至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基于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对隧道CRD法施工进行反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中隔壁偏向于围岩压力较小侧时,围岩扰动小,塑性区范围小,先开挖隧道浅埋一侧时,隧道的收敛和沉降较小,中隔壁轴力和弯矩较小,有利于隧道的安全施工;当隧道中隔壁偏向围岩压力较大侧或先开挖深埋侧时会对隧道顶部围岩和中夹岩柱产生较大扰动,围岩的收敛和沉降速率增加,中隔壁轴力和弯矩也明显增加,不利于隧道施工安全。因此建议浅埋偏压隧道CRD法中隔壁应偏向围岩压力较小一侧,同时应先开挖浅埋侧。

    2019年07期 v.48;No.530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板柱式地铁车站中板承载性能研究

    冯梓航;杨小平;郑月昱;刘庭金;

    板柱式结构在地铁车站中并无应用先例,上覆荷载较大时避免板柱式结构发生冲切破坏是结构设计及研究的重要问题。首先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验证了板柱式结构的已有研究;其次对地铁车站的板柱式中板结构承载性能开展探讨,讨论了影响中板承载性能的各主要因素的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配置箍筋、弯起钢筋和剪力键等有利于改善中板的承载性能。

    2019年07期 v.48;No.530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第四系强富水圆砾土地层深大竖井施工技术

    梁胜国;

    渭河隧道全长10 016m,共设3座竖井辅助施工,着重介绍第四系强富水圆砾土地层深度56. 78m及断面达230m2的深大永久性竖井修建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特别是关键工序的施工控制要点,同时强调了施工注意事项。首先采用竖井咬合桩围护结构形式,达到竖井井身开挖前超前围护止水作用,确保竖井顺利通过第四系富水圆砾土地层,钻孔咬合桩采用"上软下硬地层咬合桩二次成孔法"施工;然后研究竖井施工工艺,创新测量工法,优化施工工序,自主研发竖井衬砌模板体系,合理划分作业单元形成流水作业;解决了在富含地下水、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地层中施工,同时既要保证竖井成功穿过,又要达到不渗水效果的目的。

    2019年07期 v.48;No.530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隧道仰拱隆起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英槐;邓洪亮;王迪;马岩;

    依托北京兴延高速梯子峪隧道工程,建立了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隧道的结构进行了应力和应变分析,并用实测数据作对比,研究了隧道仰拱隆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仰拱隆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仰拱厚度和地应力。当地应力不变时,隧道仰拱的最大隆起量随着仰拱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在不同的地应力条件下,仰拱厚度对仰拱最大隆起量的影响不同。地应力越大,仰拱最大隆起量随着仰拱厚度的增加,变化幅度越大。当仰拱厚度不变时,隧道仰拱的最大隆起量随着地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的仰拱厚度条件下,地应力对仰拱最大隆起量的影响不同。仰拱厚度越大,仰拱最大隆起量随着地应力的增加,变化幅度越小。

    2019年07期 v.48;No.530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信息化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基于BIM技术的协同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王思琦;王亮;易伟同;

    传统图纸、文字等二维信息传输与交流模式下存在多专业设计对象容易冲突、复杂节点表达困难、工程信息难以实时获取等问题。为此,探索借助平台化管理的新型多端口方式,借助Unity3D软件开发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协同管理程序平台,将管廊结构及其管线等Revit模型发布至PC、网页、手机等端口,实现复杂工程三维模型轻量化表达并集成与设计阶段严格一致的各部件属性信息,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实时、快捷、高效开展协同管理。

    2019年07期 v.48;No.530 122-12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艺研究

    雷元新;邓坚;陈景辉;

    根据3D建筑打印技术、BIM技术、智能化升降爬架等新兴技术,结合我国建筑发展的需要,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概念。对智能化混凝土浇筑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技术集成,该集成系统由智能化操控系统、控制系统、运动系统、挤出系统等模块组成,分析了各系统模块组成和功能,并展开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的关键技术分析。

    2019年07期 v.48;No.530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IM和PDCA的施工进度管理研究

    陈礼松;汪夏明;秦康;唐光文;陆征宇;

    由于建筑业规模的持续扩大,项目超工期现象的普遍存在,现有的进度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及建设项目迈向复杂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这些行业现状对进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更有效的进度管理方法来改善这些行业现状。因此,对施工进度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IM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PDCA循环原理的延伸应用,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进度管理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传统进度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集成BIM技术和PDCA循环原理的优势,提出了基于BIM和PDCA的进度管理方法,实现了进度管理的事前优化、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巩固。

    2019年07期 v.48;No.530 13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玉桃园三区13号楼3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