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18184

建筑工业化

  • 纵肋大开洞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受力性能分析

    房晨;何亮;张扬;董震;

    工业上楼的兴起对传统厂房结构构件和建造技术提出了新挑战。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是最常用的预制预应力构件之一,具有自重较小、经济高效等优势。然而由于现代厂房设备管线布置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一般需在其纵肋大开洞。结合开洞梁设计理论,提出一种新式楼盖构造,即纵肋大开洞双T板,给出相应设计方法和补强措施,并采用有限元模型对其受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过设计补强处理后的开洞双T板构件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且与未开洞普通双T板相比,设计参数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别,整体承载力基本不受影响,表明纵肋开洞补强受力安全,技术可行。随着洞口数量和长度等开洞参数的增加,双T板构件的整体初始刚度呈现出不同程度削弱,需在设计中予以注意。

    2024年12期 v.53;No.65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白聪敏;宋优优;肖子捷;刘峻佑;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等同现浇”的设计方法,结构体系成熟。在对该结构体系设计方法进行系统、全面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细部连接设计创新性地给出计算方法与过程,为该结构体系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2024年12期 v.53;No.655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0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模块化集成房屋立柱柔性自动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方舟;苏世龙;雷俊;靳程锐;齐株锐;

    通过研究模块化集成房屋主体结构特点,分析立柱作为模块化集成房屋单元四角承重柱,需满足轻质且刚性好要求,拆解其主要部件为薄板折弯件柱体和L形连接板。针对该立柱结构特征及生产需求,定制设计研发一套模块化立柱生产智能装备,该智能装备设计了系列多轴机器人并搭载激光切割机、折弯机、焊接设备、打磨设备、非标自动化等设备,自动化多轴机器人的引入使该套设备具备更好的柔性可调功能。设备部署投产后可实现长度2.5~3.5m、材料为Q235B的立柱的柔性生产,生产涉及的加工工艺包含切割打孔、折弯、焊接、打磨等。只需提前将原材料批量摆放至上料固定位,即可实现立柱的自动化加工生产,且兼容不同尺寸立柱的生产。模块化房屋立柱自动化生产的相关技术成果部署应用于项目模块化智能制造工厂,综合7项全自动化工艺流程技术,优化提升模块化房屋建造的整体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

    2024年12期 v.53;No.655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双T板工业空间集成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任意刚;刘宗鑫;杨波;

    在我国大城市提倡引导工业上楼的背景下,聚焦应用成熟的双T板装配式结构体系进行垂直集成时普遍遇到的空间浪费瓶颈,探索对双T板构件进行纵肋开洞布置机电设备管线路由的配套技术的解决路径。运用建筑、结构、机电BIM管综手段,在虚拟试验研究项目中,通过完整模拟建筑、结构、机电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过程,研究总结出适用于双T板结构体系的综合集成技术。

    2024年12期 v.53;No.655 21-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多模自动巡检扫描机器人在模块化建筑工业生产场景中的应用

    田璐璐;黄欣莹;雷俊;方舟;齐株锐;

    利用传感器技术的集成,巡检机器人在工厂环境中展现出杰出效能。凭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机器人能迅速获取工厂内部或项目现场的三维数据,精确掌握设备布局、材料堆放及工人操作状况。此外,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使其能准确识别各种异常情况,如人员违规、设备故障和安全风险,从而实现对工厂生产和项目现场的智能化巡查与监管。进一步介绍了自动巡检机器人在工厂生产和项目现场中如何充分发挥其在数据智能采集与管理方面的显著优势。通过应用多模自动巡检机器人,模块化建筑制造领域的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安全监管得以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2024年12期 v.53;No.65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施工力学

  • 某钢筋混凝土弯箱梁桥承载力评估

    杨家斌;杨建荣;

    为了研究连续箱梁桥承载力及裂缝开展情况,评定桥梁的各项指标,为桥梁的运营养护提供可靠资料,采用现场加载试验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静载试验测定各工况下桥梁应力和变形,利用动载试验测定桥梁自振特性及车辆对桥梁的冲击系数。对比实测值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得出结论,该桥梁卸载后的残余位移和应变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结构动刚度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桥梁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车辆冲击效应满足设计要求。裂缝开展方面满足相关规范最大裂度的限值要求,该桥梁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建议对该桥梁上部结构进行加固补强,以满足正常运营条件。

    2024年12期 v.53;No.655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跨度人行斜拉桥人致振动荷载模式研究

    胡佳;张广达;赵文力;潘霞;翟杨;梁桓玮;

    随着城市综合交通的快速发展,人行天桥跨度大幅度增大,已建成多个大跨度人行天桥。然而,大跨度人行天桥自振频率较低,普遍存在舒适度设计难题。人行天桥的舒适度设计一般采用与振型一致的固定动力荷载,但固定动力荷载引起的桥梁加速度响应与移动人群引起的加速度响应存在明显区别,因此通过实际人群移动探寻移动荷载对人行天桥加速度响应的规律。依托某大跨度人行斜拉桥实际工程,建立该桥的动力分析模型,并基于实桥测试结果验证模型有效性。基于校核的数值模型,对比规范建议满载与移动满载异同,并且分析不同长度、步幅的人行荷载对人行斜拉桥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规范建议满载与移动满载的区别体现在非卓越频率人行荷载作用下主梁加速度峰值大小及分布;人群长度为主跨跨径的0.3倍时,梁上加速度峰值可达到满载的80%,是设计实桥试验的最佳人群长度,与欧洲规范建议人数相比,人工成本降低65.8%。

    2024年12期 v.53;No.655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分块掘进工序对偏压隧道围岩变形及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

    高晨;史魏;于洋;胡冲;莫楠;黄震;

    以融福高速公路振彩隧道为工程背景,提出预留核心土下台阶分块开挖法,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进行三维仿真分析,对比分析预留核心土下台阶分块法、传统预留核心土法和中隔墙法的围岩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并探讨其合理开挖顺序。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在浅埋偏压条件下,围岩变形及结构受力呈不对称性,地表沉降最大值均出现在隧道中心偏深埋侧,拱肩和拱腰竖向位移均表现为深埋侧大于浅埋侧;预留核心土下台阶分块法先开挖浅埋侧的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和锚杆轴力最大值均小于传统预留核心土法,有利于控制围岩及支护稳定性;中隔墙法先开挖深埋侧对地表沉降和围岩竖向位移控制较优,而先开挖浅埋侧对水平位移控制较优,衬砌结构受力较小。

    2024年12期 v.53;No.655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1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考虑双重非线性的大跨度钢桁梁拱桥稳定性能评估

    刘郭周;傅中秋;李荫晓;赵英爱;张辉;

    为评估钢桁梁拱桥稳定性能,优化结构构造,以岐江河大桥为背景,建立考虑几何与材料非线性的钢桁梁拱桥弹塑性计算模型,考察矢跨比f/L、宽跨比W/L、初始线形偏差、钢材屈服强度对钢桁梁拱桥稳定性影响,探究横撑构造与数目、横梁与横撑抗弯刚度对结构稳定性的优化效果。分析结果表明:f/L介于0.20~0.25时,钢桁梁拱桥稳定性相对优越;保持桥梁跨度不变而增加宽度能提高结构稳定性,当W/L由1/8增加至1/4时,稳定系数提高1倍;初始线形偏差明显影响结构稳定性,当初始横向变形量控制在l/3 000~l/1 000时稳定系数下降5%,而当变形量>l/1 000时稳定系数下降18%;钢材屈服强度对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小,250~350MPa 5种强度下的稳定系数相差<7%;现有横撑中,双米撑稳定性最好,其次为米撑、X撑、双K撑、K撑;相同用钢量下,采用米撑构造比K撑构造性能更好;增加横撑数目或增加横梁、横撑抗弯刚度可提高钢桁梁拱桥稳定性。

    2024年12期 v.53;No.655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跨曲线矮塔斜拉桥主梁锚固区蝶形应力区及优化配筋研究

    朱良;黄博;李佳文;王江波;朱厚达;熊治华;

    为了探究曲线矮塔斜拉桥主梁局部锚固区受弯扭耦合效应的影响,优化局部配筋方案,以王家河大桥为工程背景,从应力、变形及预应力施加效率3个层面,对成桥和最大悬臂工况下直桥和弯桥局部节段模型开展对比计算,提出弯扭耦合效应造成的锚固区蝶形剪应力集中区域。结果表明:弯扭耦合效应增大了锚固区主梁各构件的主拉应力;同时,增大蝶形剪应力集中区域的面积约40%,在该区域可采用非对称配筋方案,适当增加锚固处弯曲侧抗剪钢筋比例;弯扭耦合效应会使主梁锚固区横向位移明显增大,增幅接近30%,但对挠度无显著影响;弯扭耦合效应下主梁锚固区预应力施加效率小幅度提升,在配束计算时应予以考虑。

    2024年12期 v.53;No.655 58-6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3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钢箱梁横隔板优化布置对顶推施工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范红波;傅中秋;刘锦军;刘光辉;巫勇;周轶峰;

    针对斜交连续钢箱梁的横隔板布置方式,提出在钢箱梁斜交支撑位置处加密设置正交横隔板,通过建立钢箱梁的有限元全桥模型,对不同横隔板布置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在顶推最不利工况下,分析了不同横隔板布置方案下的结构内力、挠度、支座反力、局部应力及扭转变形,验证了新型横隔板布置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型横隔板布置方案与常规布置方案在支座反力及弯矩分布上基本一致,优势主要体现在易于加工制造、整体自重较小且能显著减小支撑区域应力水平。新型斜交连续钢箱梁横隔板优化布置方式在顶推施工中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2024年12期 v.53;No.655 64-7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4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给水管线变形控制技术

    关国轻;

    城市地下通道建设中采用顶管施工时,近距离下穿对沉降敏感的浅埋管线这一工况越发普遍。由于绝大部分管线关系到当地水电气安全供应,直接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因此,施工中对其变形控制提出更高要求。以上海地铁18号线下盐路地铁站出入口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给水管线施工项目为依托,通过数值计算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矩形顶管顶进施工过程中对附近地面和管线的扰动特性。采用不同的地层损失量和土仓压力进行数值分析,提出变形控制技术参数,并得到相关研究结论:顶管施工土仓压力控制在0.08~0.12MPa可有效控制地表沉降,纵向监控范围宜为工作面前方20m、工作面后方15m,横向监控范围宜为管线左、右20m,地层损失是引起地表和管线沉降的最重要因素。

    2024年12期 v.53;No.655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先张法折线预应力施工优化方案研究

    刘殿生;魏明光;杨东辉;

    目前我国既有先张台座绝大部分用于生产中小跨径的直线预应力预制梁,其设计特点一般是能承受较大顺预应力方向剪力,但无法抵抗很大倾覆力矩。当生产较高折线预应力梁时,由于预应力合力点升高,台座的倾覆和强度破坏风险增大。基于实际工程提出一种折线预应力施工方案,并与目前常见的2种折线预应力施工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所提方案可有效降低折线预应力在台座处的合力中心,进而减小预应力张拉时在台座上产生的倾覆力矩和柱底弯矩,预应力施工的安全性显著提高。采用所提方案生产的预应力梁的实际上拱度和设计值较接近,能满足工程要求。基于所提方案,预制厂将既有台座用于折线预应力梁生产时,台座改造费用可大幅度减少,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2024年12期 v.53;No.655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跨度管桁架屋盖整体提升对下部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研究

    武航飞;

    为研究张家口奥体中心游泳馆大跨度管桁架屋盖在提升过程中对下部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数量、不同布置方式的提升架对混凝土楼板和框架梁挠度影响。设计5种不同提升架模型,研究其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架模型d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为其他模型的2倍,模型e 4个吊点在相同竖向荷载作用下传递至支座的轴力相差较大。提升架吊索失效不利于提升架受力,应予防治。当提升架支座反力作用于梁板时,只对受力点影响较大,对其余部位影响较小,且多受力点共同作用对梁板的影响为多个单受力点对梁板影响的线性叠加。薄弱区框架梁承受提升架支座反力时,可在梁下部加设临时钢柱支撑,加设支撑后梁最大挠度减小约50%。

    2024年12期 v.53;No.655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应用研究

  • 盾构隧道与雨水管涵上下并行近接施工影响及控制技术

    赵明富;徐强;

    以实际轨道交通盾构区间工程为背景,对比分析采用小直径双洞隧道、大直径单洞隧道2种方案近距离下穿3孔并行雨水管涵群引发的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介绍了施工的相互影响机制,提出雨水管涵变形控制技术,最终通过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采用小直径双洞盾构掘进方案,先行右线隧道开挖引起雨水管涵竖向位移增大,后行左线隧道开挖加剧右线隧道和雨水管涵的竖向变形。小直径双洞盾构隧道方案与大直径单洞盾构隧道方案对雨水管涵群竖向位移影响差异较小,小直径双洞隧道拱顶竖向位移相比于大直径单洞隧道拱顶竖向位移略大0.5mm,两者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但小直径双洞隧道方案较经济。此外,采用掘进参数控制、外加剂控制、壁后注浆控制及盾尾脱出地表沉降控制等技术可有效降低邻近雨水管涵变形。

    2024年12期 v.53;No.655 88-9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EBS+WBS的运营公路隧道检测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

    沈国焱;饶舰;乔科;汪军;李鹏;许世聪;

    针对运营公路隧道检测业务进行数字化建设,追求检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对检测业务发展和设施养护运营提升均意义重大。在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应用的背景下,基于隧道检测理论与系统开发方法分析运营公路隧道检测数字化管理的业务需求,以EBS+WBS为核心构建运营公路隧道检测系统,实现检测数据全周期、全业务共享应用,避免数据孤岛,并将BIM+GIS技术应用到隧道检测全过程,提高检测精确性和管理效率。

    2024年12期 v.53;No.655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隧道爆破炮孔激光投射装置研发与应用

    杨俐;宋向荣;杨林;杨钊;陈培帅;

    为解决传统钻爆法隧道爆破炮孔人工粗略定位或采用全站仪定位少数炮孔点导致炮孔放样效果差的问题,基于激光投射技术,研发主控芯片控制激光单元、分光器和光栅协同,实现炮孔激光快速投射,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工程试验结果表明:本装置可将复杂图形一次性以点+线结合的方式投射至掌子面;掌子面凹凸变化在20cm以内,各炮孔定位偏差在3cm以内,可满足现场作业要求;相对于常规全站仪放样而言,在施工便捷性方面有相当大优势,可规范现场炮孔放样作业。

    2024年12期 v.53;No.655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EPC模式下综合管廊设计优化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蔡惠华;

    以南京市横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综合管廊初步设计图纸为基础,充分利用EPC模式的管理特点,提前对综合管廊进行工法、断面及长度的比选和确定,通过盾构分仓、线形、横向隔板牛腿的优化和竖向隔板材料的专项设计,形成了一套经济合理、简便易行的综合管廊设计方案,通过对盾构管廊狭小空间内的混凝土现浇技术和横向、竖向隔板安装技术研究,提出自变形轮胎式混凝土运输车、一体化安装运输车和ALC竖向隔板安装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2024年12期 v.53;No.655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改性环氧树脂喷涂技术在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赵德源;徐杰;王峥;刘永卓;于皓;杨瀚鹏;

    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维护技术不断提升,对于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管道的修复措施也应遵循“快速、高效、环保、经济”等多项原则,因此排水管道多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对于排水管道多发的汽蚀、渗漏等问题,提出一种喷涂改性环氧树脂的非开挖修复技术,相对于传统环氧树脂喷涂技术,经改性的环氧树脂可在潮湿界面固化,从而简化施工;喷涂后最快可实现2h通水;与原管壁黏结性能良好,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低;且树脂是环保型材料,施工过程中无碳排放,契合“双碳”要求。该技术可对排水管道起到非结构性、防腐抗渗的修复作用,同时可实现对异形断面和检查井的喷涂修复从而延长修复构件使用寿命,达到快速环保施工,满足城市快速更新需求。

    2024年12期 v.53;No.655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斜拉桥长大节段组合式主梁悬臂施工技术研究

    邱攀;黄辉;涂满明;

    鲁巴跨海大桥主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大桥主梁为π形混凝土组合式主梁,标准节段长10.2m、宽17.3m、中心高2.5m;主梁斜拉索锚固块及横向横梁为预制装配式构件,边主梁及桥面板为现浇混凝土构件,各主要构件通过横向预应力连为一体。以该桥主梁悬臂施工为工程背景,从质量控制、施工计划、施工成本3个方面对主梁2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最终确定适合本桥主梁施工的挂篮方案,可有效降低临时结构自重对已浇筑节段混凝土产生的附加应力影响,降低工程造价;同时,通过对2~15号主梁节段采用新型桁架式牵索挂篮施工进行专项设计,解决了主梁节段长、自重大、预制装配式构件安装精度要求高、节段施工周期长的难题。

    2024年12期 v.53;No.655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海上拌合平台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梁招;陈言;雷栋;金磊;罗鹏;

    结合舟岱跨海大桥工程施工特点,设计了一种全“装配化桩式型钢”拌合平台,在其上设置混凝土拌合站,实现离岸工程混凝土持续供应,并运用空间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对拌合平台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在浪流作用下,水平侧向位移小,结构整体安全。在海上拌合平台应用中,总结一些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施工关键技术。

    2024年12期 v.53;No.655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暮坪湘江特大桥拱梁同步施工技术及爬拱起重机设计

    柯长军;陈继发;陈云峰;曹鸿猷;

    受现场条件制约,钢桁拱桥在架设过程中经常遇到在桥梁侧面90°取梁,若采用常规施工方案通常难以兼顾结构的施工安全性与经济性。以暮坪湘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从桥区现场条件、安装难易程度、架设施工工法、经济性、水文地质条件5个方面综合分析了3种钢梁架设方案可行性,提出采用爬拱全回转起重机进行钢桁拱桥架设的拱梁同步施工技术,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爬拱全回转起重机在各种不利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采用爬拱全回转起重机架设的拱梁同步施工方案简便易行、成本低、安全性高,可确保大桥顺利施工。

    2024年12期 v.53;No.655 130-13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装配式桥梁顶升调坡关键技术研究

    胡承泽;罗冰;高洪波;曾洋;曹鸿猷;

    以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需纵面抬升的多跨32.5m简支桥面连续T梁桥为背景,为解决此类装配式桥梁顶升设计、顶升高度界限值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此类桥梁竖曲线拟合分析方法、不同墩柱高度采用不同的断柱接头设计方案,确保顶升过程中桥梁结构安全,提高施工精度;根据小偏心受压理论,以新、老支座垫石交界面处不出现拉应力为控制标准,确定垫石的加高限值并结合桥墩加高盖梁限值分析,得出3种抬升高度界限值使用不同方案的结论;同时,结合桥梁拆除、建筑物移位等新技术,研究了桥梁顶升与抬升设计方案,分析2种施工工艺优缺点,得出其不同适用性,拓展了桥梁调坡改造技术思路。

    2024年12期 v.53;No.655 135-13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跨度拱桥拱上连续梁无落地式支撑体系现浇施工技术

    王海峰;

    结合郑万高速铁路奉节梅溪河双线特大桥工程实例,针对大跨度拱桥拱上连续梁现浇施工技术展开研究,通过支撑体系比选、仿真模拟分析、牛腿预压试验,综合考虑墩柱的二阶效应影响,创新设计出无落地式支撑体系。利用既有缆索起重机配合施工,合理筹划施工组织,实现拱上3联连续梁均衡对称现浇及贝雷梁模块化拆除。该技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创新和工艺优化,很好地控制了拱桥连续梁施工变形量,保证了施工质量与安全,显著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2024年12期 v.53;No.655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金仁桐高速公路桐梓河大桥隧道锚散索鞍安装方案研究

    贺清华;

    悬索桥锚碇作为大桥的重要受力结构,其结构形式多样,可因地制宜进行设计,西部陡峭山区峡谷多设计为隧道锚。由于散索鞍顺应索股倾斜入锚的特殊结构特点,普遍采取倾斜布置在隧道锚锚室内,根据散索鞍形状和质量、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通常可采取大吨位起重机直接吊装、布设滑道滑移安装、门架吊装等安装工艺。依托贵州金仁桐高速公路桐梓河大桥工程,针对高山峡谷区该大跨度悬索桥工程隧道锚结构设计特点,介绍了散索鞍安装总体方案,以及散索鞍安装滑移支架系统设计方案,支架滑移法在仁怀岸大倾角隧道锚内吊装散索鞍施工工艺。

    2024年12期 v.53;No.655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运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挤塑板脱空整治技术

    窦东斌;陈敏;牛魁雄;薛广斌;洪剑;刘相会;刘竞;

    针对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挤塑板脱空病害,基于轨道结构特点和运营铁路天窗维修条件,通过病害调研、方案比选、工艺试验、材料研发、试验验证,对运营高速铁路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挤塑板脱空整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的高聚物注浆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流态和自充盈性,并可快速固化,硬化后具有与挤塑板相近的力学性能,且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抗冻性能;提出了基于布袋法的高流态、自充盈高聚物注浆填充成套整治技术,并于全路范围内首次实现在天窗时间内将挤塑板与底座板间脱空密实填充,较好地恢复挤塑板的功能作用,有效恢复线路稳定性。

    2024年12期 v.53;No.655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超深基岩基坑分段支护及底板抗浮控制技术

    张新;邵伟汉;王俊增;

    超深基岩基坑具有岩层种类多样、破坏形式复杂、裂隙水丰富等特点。青岛国际院士研究院南延项目超深基岩基坑深度达32.2m,基坑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及强、中、微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区域设计了灌注桩+锚杆和钢管桩+锚杆2种支护形式,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分析2种支护形式的侧向刚度差异。结合分析结果,现场基坑支护采取复合土钉墙、灌注桩+锚杆及钢管桩+锚杆组合支护方案。考虑到岩层裂隙水影响,结构底板抗浮设计了一种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抗浮方案,主动抗浮措施采用肥槽回填时设置的永久排水系统,被动抗浮措施采用传统抗拔锚杆,效果良好。

    2024年12期 v.53;No.655 15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型斜撑-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工程应用分析

    张瑞程;

    在软土较深基坑工程中,新型斜撑-排桩的基坑支护体系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以某基坑工程采用的斜撑-双排桩支护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Z-soil对该支护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现场监测数据,从支护体系内部的受力特性及围护结构变形对该体系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支护体系可用于软土基坑工程,斜撑轴力在基坑开挖阶段轴力稳步提升,基坑开挖到底后实测斜撑轴力可达800kN;该体系在控制围护结构水平变形及周边沉降方面效果明显,基坑开挖到底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最大约30mm。该新型基坑支护体系中的斜撑通过腰梁与围护桩形成较统一的整体结构,相互之间起到有效联合支撑作用,提供了有效的结构抗力,可广泛用于软土基坑工程。

    2024年12期 v.53;No.655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建筑外墙砖饰面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杨霞;

    建筑外墙砖脱落事故频发,不仅破坏了建筑外观,更是危及居民人身安全。然而砖饰面损坏因素复杂,目前缺少可量化的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影响显著、易获取、可量化原则,选取距离上一次全面维修的年限、裂缝数量和立面空鼓面积比,作为外墙砖饰面安全风险评估的量化指标。通过对74个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运用信息量权重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距离上一次全面维修的年限、裂缝数量和立面空鼓面积比的权重分别为0.20,0.41,0.39。最后通过项目验证,根据提出的安全风险计算模型,当安全风险分值达到40分时,外墙砖饰面发生高坠的风险概率较大。

    2024年12期 v.53;No.655 16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RC框架地震易损性的阻尼器构造优化方案决策

    郗宜君;

    基于GA-BPNN代理模型进行混合式黏滞阻尼器构造优化方案决策。首先,选取某款黏滞阻尼器及3个优化构造方案,利用CFD数值模拟获得阻尼器阻尼力-速度曲线及阻尼力-速度关系式,并布置于经抗震设计的RC框架结构中,获得4个设置不同构造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然后,选取22条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对设置不同构造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及原框架结构进行结构计算,获得IDA曲线。最后,根据所选取的性能水准和地震概率需求模型,绘制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不同阻尼器构造优化方案进行决策。结果表明:设置黏滞阻尼器后,RC框架结构各层层间位移角会显著降低,有效提升结构抗震能力;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未设置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轻微损坏的发生概率最大,8度设防地震作用下,设置优化构造1的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概率最小;设置优化构造1的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抗倒塌储备系数最大,相对于未进行优化构造的黏滞阻尼器,其抗倒塌储备系数提高14.32%。

    2024年12期 v.53;No.655 174-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4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