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319638

综合述评

  • 碳化处理含钢渣建筑材料的体积安定性研究进展

    邵旭阳;贺智敏;陈鑫;

    钢渣是炼钢排出的固体废渣,我国钢渣产量巨大,但综合利用率低,占用土地且污染环境,迫切需实现钢渣的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已开始将钢渣作为胶凝材料或骨料应用在建筑材料中,已有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钢渣中f-CaO和f-MgO在服役期间遇水会造成体积膨胀,引发建筑材料的体积安定性不良问题,故解决钢渣的体积安定性问题是实现钢渣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研究发现钢渣具有较高的碳化反应活性,碳化反应可消耗钢渣中的f-CaO和f-MgO,通过碳化处理可改善含钢渣建筑材料的体积安定性不良问题,为钢渣的推广应用提供新途径。基于已有研究,综述了碳化处理含钢渣建筑材料的体积安定性研究进展,介绍了钢渣的组成和分类,探讨了钢渣的膨胀机理,综述了碳化温度、水固比、湿度、粒径和级配、CO_2浓度和压力、碳化时间、外加剂等碳化因素对含钢渣建筑材料体积安定性的影响,针对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碳化钢渣建筑材料进行工程应用的研究方向。

    2024年16期 v.53;No.659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邻近基坑等复杂环境下小曲率盾构隧道开挖影响研究进展

    叶青荣;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地铁隧道建设常采用小曲率隧道区间设计以避开复杂既有建筑物,同时盾构隧道开挖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因而小曲率隧道开挖影响更应受到重视。为了解当前复杂土工环境下小曲率盾构隧道开挖影响研究状况与学术动向,归纳了国内外在邻近基坑、既有隧道(管线)桩基构筑物、地面密集建筑群等土工环境下小曲率隧道开挖影响的研究成果、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按照3种不同土工环境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讨论;然后从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方面对各类环境下小曲率隧道开挖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不同土工环境的既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空白,建议考虑基坑开挖中卸载和降水耦合作用下的小曲率隧道开挖影响、非线性土体变形和多层非均质地层、更全面性的敏感参数分析、完善和扩大监测数据库。

    2024年16期 v.53;No.659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试验研究

  • 场地挖土制备回填用泡沫水泥土性能研究

    武亚;夏芬;揭双全;陈兰生;邵帅;马聪;

    为了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挖土的利用率,试验研究了泡沫含量和土含量对开挖土泡沫混凝土回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泡沫混凝土不仅满足一般城市地下空间对回填性能的要求,也能满足一般天然地基对承载力的要求。增大泡沫含量能显著提高开挖土泡沫混凝土的流动度,降低其湿密度,增大土含量则会导致工作性能的下降。开挖土泡沫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泡沫含量、土含量的升高而下降。导热系数随泡沫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随土含量升高而增大,主要是因为引入泡沫会使密度降低,而土含量升高则会降低密度。当泡沫含量≤0.4m~3时,开挖土耐水系数保持在0.9以上,泡沫含量超过0.4m~3时,耐水系数明显降低;增大土含量会轻微降低耐水性,当土含量超过40%时,耐水性仍能满足规范中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了尽可能提高开挖土的利用率,土含量应尽可能高于40%,但同时需控制泡沫含量不超过0.4m~3。

    2024年16期 v.53;No.659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软土地区沉井下沉侧壁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吴慧明;马泉坤;刘越;方林伟;李行旺;

    通过现场试验得到软土地区沉井开挖下沉过程中的侧壁土压力与沉降规律,是深入研究沉井侧摩阻力发展规律的可靠手段。对宁波地区引水工程沉井侧壁土压力及下沉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测,分析沉井侧壁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得到了沉井沉降与侧壁土压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与现有研究不同的侧壁土压力松弛现象,因此提出一种新的软土地区浅层沉井侧摩阻力计算模型,新模型计算的总侧摩阻力分布曲线与实测曲线接近,并通过实际工程对侧摩阻力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2024年16期 v.53;No.659 27-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地下连续墙刚性排插接头技术研究

    罗会东;周佳奇;冯志军;叶涛;薛高升;周腾龙;曹安乐;

    通过研究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和钢箱作为受力结构、钢箱与钢筋笼刚性连接、连接采用排插式方法等一系列施工技术研究实现刚性排插接头工艺,有效避免混凝土绕流,提高地下连续墙接头的止水效果及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超大超深基坑的实施,刚性排插接头技术在大型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2024年16期 v.53;No.659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赵旭;周俊龙;谢朋林;李一康;白万帅;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及影响因素,对4根组合梁缩尺模型进行疲劳加载试验。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混凝土组合梁静力荷载试验的数值模型,基于疲劳分析软件计算组合梁疲劳寿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最后对影响组合梁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疲劳寿命随混凝土板厚度、钢梁高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而增加,随栓钉间距的减小而增加,建议在进行组合梁的抗疲劳设计时优先考虑混凝土板厚和钢梁高度所带来的影响。

    2024年16期 v.53;No.659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表面改性的温拌阻燃沥青老化性能研究

    王朝南;

    以阻燃抑烟剂(MAZ/MAZ-Si)、SBS改性沥青和Rediset LQ1102C温拌剂为试验原材料,制备得到MAZ阻燃沥青、MAZ-Si阻燃沥青和MAZ-Si温拌阻燃沥青。通过测试各沥青分别经历RTFOT,20h PAV及40h PAV后的针入度、软化点、低温延度及135℃动力黏度等技术指标,对比分析表面改性工艺与温拌剂对阻燃沥青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测试MAZ-Si温拌阻燃沥青经历各老化阶段后的流变性能和低温蠕变性能,分析了MAZ-Si温拌阻燃沥青的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阻燃抑烟剂的表面改性可提高阻燃沥青原样及老化后试样的针入度和低温延度,同时降低其老化前后的动力黏度;由Rediset LQ1102C温拌剂与MAZ-Si阻燃沥青复合改性制得的MAZ-Si温拌阻燃沥青,老化后的针入度和低温延度略低于MAZ-Si阻燃沥青,而动力黏度则相反;RTFOT老化与PAV老化对MAZ-Si温拌阻燃沥青的复数模量、相位角、劲度模量及蠕变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前者影响不大,而后者影响显著。表面改性工艺有利于提高温拌阻燃沥青的老化性能而Rediset LQ1102C温拌剂对温拌阻燃沥青的老化性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2024年16期 v.53;No.659 45-4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应用研究

  • 邻近破碎带地层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关键技术

    杨瑞;折帅;王博;杜鹃鹏;罗韩君;

    针对隧道斜井邻近破碎带地层造成进正洞施工段应力复杂、变形不易控制的难题,以西固隧道1号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挑顶施工为研究对象,制定详细的超前支护方案、监控量测方案和变形控制方案,提出了邻近破碎带地层的双车道斜井进双洞单线隧道的挑顶施工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评估该工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结果表明:交叉口处邻近破碎带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台阶法挑顶进正洞的方法可保证围岩稳定性;设置加强支护可有效解决斜井与正洞断面尺寸过大造成的围岩变形问题;交叉段拱顶围岩存在应力松弛区,该工法采用密排门式刚架增强隧道支撑,不仅能很好地拟合正洞开挖轮廓,还保障了作业安全与开挖进度。

    2024年16期 v.53;No.659 50-5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高地温隧道降温效果研究

    王勇;贺龙鹏;张嘉轩;周述美;

    为分析压入式通风对高地温隧道的降温效果,基于典型双线铁路隧道建立三维计算模型,重点研究风速、风温、岩温、风管出风口与掌子面间距及风管布置对降温效果的影响,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掌子面附近存在涡流现象,有利于局部温度降低,随着风流远离掌子面,逐渐向层流过渡,隧道平均温度也逐渐升高;风速越高,隧道内温度越低,温度场越均匀,越能快速达到温度稳态;风温越低,隧道温度也随之降低,且降温效果较提高风速更显著;围岩温度越高,隧道内空气温度越高,且通风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深度十分有限;风管与掌子面间距越大,通风后隧道温度越高,施工中应及时跟进风管,以最大程度降低隧道温度,而风管布置对降温效果影响不大;理论分析较数值计算得到的温度场沿隧道纵向温度分布均匀性更差;总体来看,采用压入式通风可有效降低隧道内温度,风速20m/s、风温14℃时,降温率可达66%。

    2024年16期 v.53;No.659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盾构机与钢套筒分体平移施工技术

    毛明山;

    盾构法广泛应用于地铁项目区间隧道施工中,其中盾构机始发和接收是盾构施工的关键环节,盾构吊装需占用较大施工空间。为优化车站临时占地、交通疏解及管线迁改方案,盾构接收车站仅单线设置一处盾构吊出井,另一条线考虑盾构平移后吊出。以青岛地铁9号线正阳东路站为例,车站两端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利用盾构井接收盾构机,再将北侧盾构机平移至南侧盾构吊装井后吊出,并明确了盾构接收井的尺寸及对车站结构柱的要求,阐述了盾构分体平移并吊出的步骤及相应措施。

    2024年16期 v.53;No.659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发展规律与裂缝防控

    周拓;

    以西安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监测得到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发展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分层浇筑厚度和入模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发展规律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升引起的裂缝防控措施。结果表明:筏板基础中心混凝土温度在50h左右达到峰值,表面混凝土温度在70h左右达到峰值;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胶凝材料总掺量不变时,筏板基础温度峰值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筏板分层浇筑厚度、入模温度的减小而减小;选择低水化热的硅酸盐水泥、增加粉煤灰掺量、掺入适量的膨胀剂、降低入模温度、洒水养护、温度监测等方法可减小大体积混凝土温升引起的结构开裂,施工时可根据施工条件调整。

    2024年16期 v.53;No.659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复杂边界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

    吴胜辉;刘军;李永轩;傅志华;吴承杰;夏子川;关雨晨;

    结合杭州西站TOD项目,提出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支撑结构施工及养护穿插的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建立了三维实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开挖前模拟分析深基坑在开挖支护终态下的受力;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开挖全过程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角撑最外侧支护、对撑与围护相连的八字撑处混凝土受力较大;与墙顶位移相比,地下连续墙深层至第2道混凝土支撑处的水平位移较大;比较数值模拟结果和施工监测数据,支撑轴力和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的误差分别为4.0%,6.2%,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施工监测;过程中支撑最大轴力和深层土体位移均未超过相应设计要求限值。

    2024年16期 v.53;No.659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城市建筑工程中废弃泥浆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侯智源;李泽;温永刚;郭扬;

    城市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是废弃泥浆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以天津市口腔医院梅江院区增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板框式压滤机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处理,以期达到泥浆的减量化、无害化,并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板框式压滤机能有效分离废弃泥浆中的固体颗粒和水分,减少泥浆体积,回收的水分可再次用于施工现场,而固体泥饼则可用于场地平整或其他用途,显著降低了环境风险并提升了经济效益。

    2024年16期 v.53;No.659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紧邻深基坑的大直径污水管道高难度变形保护施工技术

    李泽;侯智源;李建峰;郭扬;黄心颖;温永刚;

    介绍了天津市口腔医院梅江院区增建工程的基本情况和施工挑战,随后详细阐述了施工难点分析、风险评估、施工技术与措施、施工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冗余设计、基坑监测、有限元分析、施工过程控制、管线监测与维护等多维度技术手段,有效控制了基坑施工对污水管道的影响,确保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2024年16期 v.53;No.659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软土地区复杂基坑支护综合施工技术

    李列娟;董红刚;马炳剡;刘建明;

    温州某工程位于软土地区,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北侧距离已建高层住宅仅25m,南侧、东侧地下管线众多,燃气管线离基坑最近处约5.5m。基坑围护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钻孔灌注桩+TRD工法止水帷幕,水平支撑采用1道混凝土支撑+两道型钢组合支撑,采用该综合施工技术基坑安全顺利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2024年16期 v.53;No.659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邻近既有运营高铁深大基坑变形监测

    殷晓林;

    邻近既有运营高铁进行深大基坑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既要进行正常的基坑施工,又不能对既有运营高铁造成影响。基坑监测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某在施邻近既有运营高铁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对既有高铁运营无影响,同时进行实时监测,为项目施工提供最直观的监测数据,确保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2024年16期 v.53;No.659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磁测井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岚涛;张广哲;刘金波;

    通过磁感应设备探测基桩测孔周围较大空间内钢筋笼磁性体引起的磁场变化,研究基桩测孔附近钢筋笼磁性体周围形成磁场强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探测钢筋笼磁性体产状和规模,进而能分析判断出灌注桩的钢筋笼长度或管桩桩长,并结合工程实例与有效测试数据分析的灌注桩钢筋笼长和管桩桩长及接桩位置进行对比,验证了磁测井法测试灌注桩钢筋笼长度和预制桩桩长的可靠性。通过对比我国现有相关规范,给出磁测井法检测时相关参数选取的建议。

    2024年16期 v.53;No.659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柳东文化广场异形幕墙中的应用研究

    简超;谭卡;贺雄英;涂战红;吴越强;周佳乐;

    以柳东新区文化广场项目幕墙工程为依托,深入探究参数化BIM技术在复杂幕墙施工中的应用,并总结出了复杂幕墙施工问题的参数化BIM技术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BIM参数化软件具备只需更改初始条件即可一键生成模型的功能;通过内嵌插件Grasshopper编辑程序,运用逻辑运算可批量生成具有一定内在规律的图形和结构,大大减少了图纸绘制的工作量。

    2024年16期 v.53;No.659 107-10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BIM+三维扫描技术在弧形构筑物施工中的应用

    于鹏远;罗维成;

    常规混凝土尺寸检测大多采用人工测量方式开展质量偏差分析,存在采集信息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尤其面对高精度的异形构筑物时,人工测量的缺陷会被无限放大。将BIM+三维扫描技术引入异形构筑物混凝土施工质量偏差分析,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实体施工数据,再利用扫描的点云数据逆向生成模型,对比逆向模型与设计模型,分析现场混凝土的质量偏差,既提高了检测精度,又提升了检测效率。

    2024年16期 v.53;No.659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式建筑用智能外挂防护架的应用与对比

    罗炜;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外防护,提出一种新型定型化自升式外挂防护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该架体的组成和施工工艺进行相关介绍,并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工具式外挂架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定型化自升式外挂防护架在安全、进度、质量、经济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2024年16期 v.53;No.659 114-11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结构帐篷库加固验算与除锈施工技术研究

    郑宇;

    针对已废弃或停产的工业厂房钢结构帐篷库加固进行受力验算,并研究老旧钢结构除锈施工技术。利用MIDAS Gen软件对大跨度钢结构环形屋架可能受到的各种荷载组合进行验算。经计算及实践证明,该帐篷库钢结构屋架加固后满足结构变形控制要求。简要分析钢结构帐篷库锈蚀的现状及危害性,并介绍了钢结构的表面除锈处理规范、过程及方法。

    2024年16期 v.53;No.659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高层钢构件锈蚀补强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白玉冰;张亚景;杜金洲;朱琳;赵丹;

    某超高层钢构件自停工以来长期处于沿海地区的湿润环境中,经过现场检测,钢板剪力墙翼缘最大腐蚀厚度达到了0.2mm,巨柱的竖向加劲板最大腐蚀厚度为0.1mm。通过分析现场钢构件腐蚀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钢结构腐蚀评估现状及相关规范针对性地提出钢管柱补强加固和钢板剪力墙补强加固措施,实现锈蚀钢结构的补强利用。

    2024年16期 v.53;No.659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寒区气肋膜暖棚混凝土施工吊罐入仓可行性模拟分析

    郑祥;米元桃;周一剑;

    叶巴滩水电站位于高寒地区,因冬季极端温度低,混凝土仓面施工时需采取封闭保温措施。但混凝土采取吊罐入仓又需仓面无遮挡,难以同时解决保温问题和吊罐下料问题,因此,确定一套合适的施工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尤为重要。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气肋膜暖棚施工方案为混凝土仓面施工保温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法,验证该方案开入仓天窗在保温和下料方面的可行性,并确定耗电量相对较少的工况。结果表明:推荐使用气肋膜暖棚施工方案作为叶巴滩水电站的混凝土仓面施工方案;永久敞开式施工窗口的气肋膜暖棚施工方案可以满足叶巴滩水电站的温度要求,能在环境温度为-20℃的情况下,使暖棚内部混凝土施工区域温度保持在5℃以上;棚内均匀布置10台热风机,送风量设定为800m~3/h、温度设定为30℃,提前打开50min并持续运行6h,总耗电量相对最少,每次约为818.4kW·h。

    2024年16期 v.53;No.659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隔震钢框架结构支座内力调整施工方法研究与应用

    王利文;章伯阳;罗振源;苏冠男;何金奇;

    海南江东发展大厦采用高位层间隔震技术,北拱减隔震支座的设计长期面压分布极不均衡,降低了结构减隔震支座的减震效能,且在上部钢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减隔震支座易产生复杂变形,对结构施工控制与施工安全较不利。对江东发展大厦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优化,提出针对其减隔震支座内力分布不均衡的“临时支撑-释放支撑卸载”的施工方法,阐述了该施工方法中临时支撑构件尺寸与结构预留下挠缝隙的确定方法,并分析了减隔震支座内力变化规律,明确了隔震支座内力调整效果及该施工方法对上部结构内力的影响情况。

    2024年16期 v.53;No.659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高桩码头结构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戴志培;李凯;苏静波;季晓堂;刘旭;

    高桩码头结构的全寿命周期监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监测点的优化布置尤为关键。结合有限元计算建立了ELM神经网络模型,同时采用K-flod法确定ELM模型超参数,借助Filter框架下的SBS策略评价监测点在码头状态判断中的重要性,使用Wrapper法中的全局最优搜索策略给出选定监测点下的优化布置方案。结果表明,码头状态预测测点重要性评价与全局优化结果具有相似性,该方法可对高桩码头结构的监测点进行优化布置。

    2024年16期 v.53;No.659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造楼机小油缸群组“蜂群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刘东;廖群辉;田新泉;李骏;肖勇;

    基于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的造楼机设计理念,提出并研发一种小油缸群组“蜂群式控制”造楼机顶升液压驱动系统,该系统由小型高精油缸群组、控制回路和液压动力源组成。深入阐述其技术理论与技术优势,通过分析应用监测数据,表明该系统在轻量化、提升效率及精度、结构适应性与容错率等方面相较国内外同类技术均有明显提高。

    2024年16期 v.53;No.659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4层
sgjs@cadg.cn
010-57368788(总编),57368836(主编)
010-57368789,57368790(编辑部)
010-68300059,68330203,68333804 (理事会/广告)
010-68300059(科技查新/标准参编)
010-68341147(订阅/查询),010-68312596(科技服务部)
010-68300061